多年來,許多業者無不盤算紅利點數的整合,企圖透過紅利點數可以跨平台兌換商品或換取折扣,作為吸引廣大用戶上門的一大誘因。其中,比較老字號者莫過於Happy Go了,只不過其初衷來自於紅利點數整合,到了現在卻成為綜合行銷類型平台,提供給各大廠商廣告行銷之用,這背後衍生的問題,不單只是紅利點數那麼單純,其關鍵在於使用的場景夠不夠,還有幣值之間的兌換,會不會因各別廠商主檔的活動,而導致高低差有異。
如MOMO推出的mo幣,近期在市場上傳出不容易推動,成長遲緩。說到底,mo幣可以稍微延伸解釋成紅利點數的「變體版本」,只不過它冠上「幣」的名詞,顯得相對較為流行罷了。時至今日,再提紅利點數,各家業者早就玩爛,誰還會想要再多注意?台灣過去也曾有數家新創企業進入紅利點數整合的領域,企圖想要將各不同平台的點數彙整在一起,共同成立互惠生態圈,讓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平台方則是取得龐大行銷擴散的機會,讓版圖能變大、變廣。
紅利點數最大困難:整合價值不易
紅利點數過去相對麻煩的問題,在於各家平台、電商、服務業者所發行的紅利點數,其價值不一。
舉例來說,某A平台發行消費1元台幣換1點紅利點數的活動。因此,消費者在平台上花費1千元,換得1千點紅利點數;某B平台發行1元台幣換2點紅利點數的活動,等同於消費者花費1千元可以拿到2千點紅利點數。接下來,A跟B要在同一個平台做交換,當然大家可以議定一個公允價值,以固定比例交換紅利點數,只不過,前面提到的例子,僅只是A跟B做一檔活動單一紅利點數價值兌換,過程中,如有任何更動呢?更動後的價值,又怎麼算?透過技術,可讓商品跟紅利點數做動態平衡,那消費者能輕易理解嗎?
誰都不想要吃虧,身爲紅利點數交換的平台方,也不可能主動替其他業者做價值補貼,此問題衍生出:「如果某些紅利點數因為平台業者對其價值認定有疑慮,而無法在這個交換平台上換得任何的好康或福利,消費者還會在這邊使用紅利點數嗎?」這邊探討的,就是所謂流通性問題,紅利點數可以替換成「幣」,不論是私有系統上的虛擬幣,或者是區塊鏈上的加密貨幣都好,有價值的幣,都必須要能夠有效且快速流通。
此時,場景很重要、生態系很重要、服務範疇很重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消費者認知很重要」。要是消費者認定,一個mo幣等同於一元台幣,或許價值之於心理錨定上是清楚的,可是實務上,大多平台業者在消費者要使用這些「幣」時,總會加上許多條件。例如,購物滿$899,可折抵100幣;本訂單最高只能使用多少幣,超過則不計入。諸如此類條件,早在紅利點數平台就被各家電商業者玩壞了。那mo幣的推出,還要打造自有的生態系,不是不可能,但回頭看看過去遇到的挑戰,紅利點數各家都有,業者想要整合,變成集成式的購物平台,最後主營業務卻成為行銷公關公司。
一如加密貨幣世界裡,有所謂的數位美元(USDT、UST)等,這幾個加密貨幣都是用真實世界的金融資產去錨定、掛勾其價格,維持其價格穩定、波動不大,所以能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及用戶信賴的基礎貨幣。
MOMO想要推的mo幣,光是要在集團內的生態系,維持每一個平台、服務於發行、使用mo幣的價值(價格)不要波動過大,並持續擴充應用場景,已經是不易之事。另外,當我家(業者)的消費折扣、好康兌換、客戶黏著都被mo幣帶走後,意味著日後,自家平台有很高機率是親手將自己的客戶送給競爭對手,為何做一檔行銷在毛利上已經虧錢,還得替mo幣作嫁?mo幣想要擴大其市場,關鍵應在於整個市場的價值管理,及其應用場景能否持續穩定成長,甚至出現話題性應用,吸引人們目光,將是突破要素。
作者為金融電商創業者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