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在我的居住地和其他眾多地區,都急需地方民選代表關切這個破在美國夢上面的大洞:要不必須升高人民薪資,要不就得平抑房價和租金,能兩者兼行會更好。但在此同時,我們每個人仍必須矢志向前。能不能盡己之力,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環境,終歸在於我們自己。有時候這代表我們必須離開老家,尋找負擔得起的地方,在異地工作、生活、茁壯。阿姨不會跟你說去哪裡生活才對,只是希望鼓勵你想一想,你現在住的地方財務上是可負擔的嗎?(哪些城市在物價收入、工作機會和生活型態方面適宜青年居住,上網很容易搜尋到各樣調查和列表。)
不要靠爸,但也很難不靠爸
薪資跟不上物價上漲,加上學貸負擔沉重,看似是今日年輕人在金錢方面遭遇的最大問題,其實還有一些細微但同樣嚴重的變化也起了作用。
職業工會曾經比現在普及,受雇就業比較像雙方握手同意彼此的責任義務(不論那是法律、工會,或偶爾雇主基於善心定下的義務),你找到一份工作,保有這份工作,往後一輩子就做這份工作。這種「終身職」的概念,現今幾乎不復存在。在某些方面的確也是好事,擁有更換工作的彈性乃至於轉換職涯的自由,人生比較豐富精采。(像我寫作本書,從事的是我的第三種事業,我一直很享受這種流動性,每次轉換跑道也是一次重新編整、重振旗鼓、重新來過的機會。)
而另一些方面來看,勞工和雇主不再「一生一起走」,勞工難免會擔心未來的財務狀況,你能指望在這間公司待上五年嗎? 這間公司五年後還在嗎? 你究竟能指望什麼? 用於保護勞工權益的勞動法,在這二十多年來逐漸毀壞,「不支薪實習」的構想興起,企業公司藉此獲得你的免費勞力,你雖然能把實習經歷寫進履歷,實際卻拿不到半毛錢來繳帳單。
而且你還得家境夠富裕,才能奢望應徵不支薪的實習工作,比方說,你的爸媽就算沒有直接養你,至少也幫你分攤了絕大部分日常開銷。這代表本來就有條件優勢的人,更能接下這個前途光明但不給薪的工作,替自己的履歷多添一筆功績,反而是那些需要契機的人,卻因無力負擔無薪工作,錯失了大好機會。這種趨勢加倍不利於窮人、藍領階級以及有色人種(家庭相對較不富裕),也不利於同性戀和跨性別族群(家庭就算有資源,通常也較不願意協助他們)。
除了殘酷的不支薪實習工作之外,二○○八年金融危機過後(金融危機對你們這一代的衝擊大過其他世代,因為當時你們許多人才正要踏入職場),零工經濟崛起—這種觀念認為,一個人可以也應該永久以自由工作者或顧問身分承攬專案工作,靠鐘點費或一次性收費湊足可持續經營的收入。這種工作方式雖然充滿自由與彈性,可以自己決定工作時間,自己選擇要接下哪些案件,但零工沒有傳統的勞工福利(例如定期健康檢查、牙科眼科看診優惠、人壽保險、雇主指定基金提供的員工退休金計劃等等)。你還年輕、健康、有活力,也不必撫養家眷的時候,沒有這些福利似乎也無所謂,但其實風險很高,萬一你的牙齒裂了需要訂製牙冠呢? 萬一你需要好的心理諮商師呢? 萬一你診斷出惡疾,或是寶寶即將誕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