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殘酷不仁,和平是普世價值
戰爭是殘酷的,發起戰爭,無論勝敗無疑都會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痛苦,包括親人的喪失、家庭的毀滅、國家的敗亡、甚至是環境的破壞。然而這些淺而易見的道理,在經歷過歷史上無數次戰爭的蹂躪下,卻始終無法讓人們覺醒,我們難道不能從中吸取教訓嗎?這次還在上演的俄烏戰爭無疑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對於全球公認下一個最可能發生戰爭的海峽兩岸又能有何啟示?
據2023年5月2日今周刊的報導指出,約57%的台灣民眾支持維持現狀、不要戰爭,證明和平是顛撲不破的普世價值。如果大多數人民都不願意看到戰爭,那我們要問為何還會發生戰爭?通常兩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都有跡可循,也就是說在戰爭爆發之初,或者是預見有可能發生戰爭時,此時如果能盡早做好溝通、預防準備,戰爭的發生是可以被避免的。
2022年2月爆發俄烏戰爭前,早已有跡象顯露,然而在缺乏溝通誠意下,最終導致戰爭發生;其中最為人髮指的就是一些心懷不軌的政客或國家,在知悉問題的情形下,想要利用戰爭將與其對立的敵國搞垮,而刻意採取不作為;或是表面譴責而暗中資助另一方,最後導致原本可以避免的戰事發生。
台灣不應成為美國維持全球霸權願望的「藍色小藥丸」
俄烏戰爭有許多地方與台海兩岸類似,本文擬從固有之、內生之、自外來三方面加以探討。
一、固有之:
俄羅斯與烏克蘭都源於基輔羅斯,故從俄羅斯的角度來思考,俄羅斯與烏克蘭同屬「大斯拉夫榮光」圈,當烏克蘭這個小弟產生偏差行為時,大哥俄羅斯出面教訓理由正當。海峽兩岸的情形亦頗為雷同,由中國的角度來看,台灣是「大中華民族榮光」圈不可或缺的一環,故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任何國外勢力的介入就是干涉內政,是無法容忍的事情,也將成為導致戰爭發生的底線。
二、內生之:
俄羅斯和烏克蘭既然都是斯拉夫人,自然有著「血濃於水」的關係,烏克蘭文與俄文雖然是兩種不同語言,但彼此也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但過去 20 年來烏克蘭始終在「親俄」及「親美」的立場上搖擺;到了 2014 年,隨著烏克蘭政府倒向西方政營跡象越趨明顯,以及俄羅斯發動軍事佔領取得克里米亞半島,至此兩國的紛爭愈趨嚴峻。
這種情形在海峽兩岸亦不遑多讓,兩岸同屬華人文化,大多數台灣人為大陸移民的後代,但過去30年來台灣始終在「親美」、「親中」,「統」、「獨」等問題上左右搖擺,尤其在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刻意操作「親美」、「仇中」議題,使得兩岸步入俄烏戰爭的可能性也逐漸升高。
三、自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