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出現了一個詭譎的局面;在目前「三腳督」或有可能出現的「四腳督」情況,誰能在民調閉關前成為老二,造成棄保效應,已成為「非綠」陣營各組候選人積極努力的目標;事實上這場「老二之爭」也反映出一個清楚的圖像,賴清德的支持度明顯存在無法突破四成的天花板,只要非綠大聯盟真能成形,幾個月之後下架民進黨真是大有可為,2024年台灣將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
相信侯友宜應該比柯文哲亦或是郭台銘,更加了解老二之爭的現象與本質。由於警官出身,侯友宜在這次選戰中常常喜歡津津樂道,但年輕選民卻沒啥概念的「陳進興事件」;在那個「一清專案,掃黑行動」雷厲風行的年代,經過地毯式的搜捕後,治安狀況並沒有獲得真正改善;在短暫表面平靜之後,許多幫派堂口反而爆發更激烈的火拚內鬥;因為「老大都被抓進去關了」,老二們當然得利用這個權力真空的好機會,爭奪老大的位置,鞏固自己的地盤。
當然老二也有分成許多種類型;無論是政黨或幫派,擅長組織經營及利益分配的意見領袖,往往才能在最後階段勝出;光憑打打嘴砲或是精神號召,最後卻端不出足夠分量且品質良好的牛肉,豈能輕易獲得共主地位?
在老二爭奪戰的同時,侯友宜與柯文哲的最大的差別,還是在於所屬政黨在政黨對決與談判時,究竟擁有多少資源與籌碼?根據今年度《遠見》雜誌所做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目前佔全體三分之二,以盧秀燕、饒慶鈴、張麗善及黃敏惠等女性為主的國民黨籍縣市長,大多表現不俗,民眾黨唯一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卻則陪末座;許多民調也顯示,國民黨在政黨支持度上與民進黨事實上是不相上下,非民眾黨所能比擬。
民眾黨類似過去台聯與親民黨,「個人扈從黨」(政黨領袖個人影響主導政黨發展及運作,但未來也有可能因為非政策理念及利益結合,因政黨領袖個人影響力消退而衰弱,甚至走向泡沫化)的形象深植人心,也難怪柯文哲必須常常掛保證說一定會競選到底,且即使他當選的話,必定是聯合政府。
雖然說國民黨擁有上述的優勢,但即將舉行的國民黨全代會是否能如預期提名侯友宜?郭台銘是否會獨立參選?仍舊是影響非綠陣營能否成功整合的重要因素。也許在這場「老二爭奪戰」中,副手人選的選擇,對於各陣營的加分作用,也在測試主要候選人,誰更能熟稔與善用「老二哲學」。
事實上,無論是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柯志恩與李貴敏,對於侯友宜及柯文哲來說,都有一定的加分作用;但對於民調仍是老三的侯友宜來說,究竟副手人選是為藍白合作預留空間,還是國民黨相信自己的執政經驗豐富,團隊人才濟濟,應該走自己的路?侯友宜可能要做更多功課。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