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原預定7月赴中國訪問,後來傳出可能延至10月。納坦雅胡為以色列建國以來任職最久的總理,這次中國行如果順利成行,這將是他第4度訪問中國。美國雖是以色列最堅強的盟友,但納坦雅胡極為重視中國的龐大市場,頻頻對中國示好,他的兩手策略能奏效嗎?
中國為以色列在全球第3大貿易夥伴,僅次於歐盟、美國,去年中、以雙邊貿易額達167億美元,比2019年成長了57%。不過,美中貿易戰開打,對以色列出口中國也造成衝擊。特拉維夫大學戰略研究中心(INSS)的分析指出,新冠疫情期間,以色列自中國進口總額大幅成長,而以色列對中國的出口表現稍稍下滑,使得以色列與中國的貿易赤字大幅上揚,2022年比2019年增加了3倍以上,這項增幅在以色列與其他國家雙邊貿易中是最高的。
納坦雅胡上月底對外宣布,已收到中國政府的邀請,近期將赴中國訪問,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消息傳出之後,引發輿論強烈批評,包括以色列退役將領、前軍情局首長、國會議員等紛紛警告,在美、以關係低迷之際,納坦雅胡此時訪問中國是嚴重的錯誤,不僅傷害美、以關係,同時也傷害以色列與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的關係。
退役將領批評 納坦雅胡中國行是錯誤策略
《以色列時報》引述一位以色列退役將領分析,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投票,中國長期與以色列站在對立面,中國長期支持巴勒斯坦,並且與伊朗簽署策略聯盟,此時納坦雅胡赴中國訪問,在策略上是個錯誤,不僅傷害美、以關係,並將損害以色列的利益。
納坦雅胡上任7個月了,美國總統拜登對納坦雅胡諸多政策包括屯墾政策、司法改革方案等有不同意見,遲遲未發函邀請納坦雅胡赴白宮訪問。儘管開拓中國市場一直是納坦雅胡的重要目標,但是這個時間點赴中國訪問恰當嗎?耶路撒冷戰略研究中心(JISS)主席尹巴爾(Efraim Inbar)日昨撰文質疑,以色列有必要為了拓展中國市場,在此時擴大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嗎?納坦雅胡的中國行似乎可以緩一緩。
尹巴爾提醒,在聯合國與相關國際組織裡,中國對以色列一直是有敵意的。中國與伊朗在2021年3月簽署策略協定,中國承諾擴大對伊朗投資以換取伊朗提供25年的石油供應。這項協定有助於破解美國與盟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但伊朗一直是以色列最痛恨的敵人。今年3月,在中國的斡旋下,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重新恢復外交關係,中國在中東的地位大幅提升。別忘了,中國是巴勒斯坦長期的盟友,今年6月,中、巴簽署策略夥伴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