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改革的方向,是當前許多經濟學家甚至全國人民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1978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市場化的正確方向,並取得了推動經濟高速成長的巨大成就。但是21世紀初以來,出現了不同的意見和選擇,改革似乎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面臨選擇。未來10年,在繼續完成市場經濟改革任務的同時,積極而慎重地推進政治改革,既是未來中國改革的主題,也關係到中華民族的興亡和每個公民的根本利益。在這樣的問題上,容不得半點猶疑。
改革尚在半途
根據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頂層設計和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做出的改革總體規劃,在20世紀末把一個對世界市場開放的市場經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起來了。但這個體制與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基本特徵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兩者之間差距的主要表現是,政府繼續在資源配置中居於主導地位,限制和壓制了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
政府仍然支配著主要的經濟資源,礦山、海洋、城市土地和大部分資本都掌握在政府手裡。雖然國有經濟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並不佔有優勢,但是,它仍然控制著一切「制高點」(列寧語,中文譯為「命脈」)。國有企業在一系列重要行業中的壟斷地位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所加強;國有經濟的規模仍然很大,而且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保持著政府賦予的行政壟斷權力。另外,現代市場經濟不可或缺
的法治基礎尚未建立,各級政府官員享有過大的自由裁量權,他們通過直接審批投資項目、對市場准入廣設行政許可、對價格進行管制等手段,直接對企業和個人的微觀經濟活動進行頻繁干預。
在開始研究經濟改革的目標模式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有過不同的設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兩種:一種屬意於「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東亞模式),另一種屬意於「自由市場經濟」(歐美模式)。大致說來,官員鍾愛東亞模式,具有現代經濟學知識的學者嚮往歐美模式。不過,在改革初期命令經濟還佔統治地位的情況下,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不顯得十分突出,因為即使認為改革最終目標應是歐美模式市場經濟的人們也承認,在競爭性市場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情況下,政府不能不承擔更大的協調經濟的職能。而在命令經濟已被全面突破,市場的規則還有待建立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分歧就日益突出了。
對於持後一種觀點的人們來說,改革的目標還遠未達到。他們要求堅持改革,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符合社會上絕大多數人,而不是極少數尋租者利益的法治的市場經濟。對於持前一種觀點的人們來說,改革的目的已經達到。特別是對於其中一些要求維護從尋租活動獲得的特殊既得利益的人們,最合意的做法更是進一步增強各級政府官員不受約束的權力,以便擴大權力尋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