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規畫在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發電能源配比中,天然氣要提升至50%,燃煤占30%,再生能源占20%。薩克斯說,「台灣的問題來了。政府的這項計畫與去碳無關,天然氣不屬於去碳選項,也不是去碳的中介選項,完全與去碳無關。台灣缺乏長期去碳計畫。」
直言台灣缺乏長期零碳能源策略 美國政府也沒做到
台灣預定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薩克斯認為,政府做出廢核的重大政策目標之際,沒有發展長期的去碳策略,這是很不智的,應該先擬定長期的零碳策略。不過,他也說,不只台灣沒有長期計畫,美國政府也沒有做到。
台灣的經濟發展強烈依賴出口,他表示,台灣如果沒有做好去碳的長期計畫,那麼台灣應該擔心將來這些產品可能難以出口。
現在台灣面臨問題,該怎麼辦?薩克斯表示,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政府必須準備各種替代方案,評估利弊得失,例如,能不能有核能?如果沒有核能,那麼還有什麼選項?台灣沒有龐大的沙漠發展太陽能,那麼風能如何?還有什麼選項?
從區域整合角度來看,他認為,中國、台灣、日本、南韓、蒙古和東南亞,可以考慮建立區域電網系統,這不是雙邊,而是多邊的關係。不過,現階段,他知道挑戰很大,政治人物馬上跳出來說,這不可能。
區域電網整合 澳洲太陽能透過海底纜線輸送給印尼
區域整合的角度,有一個案例可參考。薩克斯指出,「澳洲有廣大的沙漠可以發展太陽能,澳洲已可以把多餘的太陽能透過海底纜線輸送給印尼,這項方案可以將澳洲的太陽能透過東南亞進入亞洲的電網。所以,我相信,未來這會是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針對台灣面臨的問題,薩克斯建議,台灣可以把各種可能的替代方案列出來,例如再生能源(太陽能與風能),其次是核能,再來是區域電網整合等,詳細比較各個方案的優缺點,包括成本效益與韌性、安全挑戰、溫室氣體效應等,由各界公開討論,最後做出決策。
不過,天然氣不是去碳的策略。薩克斯提到,自己看過上百篇有關天然氣的相關文獻,天然氣在去碳的路徑上沒有作用,或者只有微小的作用。如果政府想要達到去碳的目標,那麼必須透過碳捕捉方法,把溢散到空氣中的CO2捕捉並存放在地下。不過,這項做法恐怕成本高,難度也相當高。
對於東亞的未來發展,抱持理想主義的薩克斯指出,東亞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區域,包括中國、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如果這個區域能夠降低緊張,團結起來,加深經濟整合,別再談戰爭,東亞將會成為世界最繁榮的區域,下一個50年,東亞將向非洲、東南亞窮困地區輸出基礎建設,全世界期盼東亞發展出能夠對抗氣候變遷的科技,以保護整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