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教育一直面臨著嚴重的資源缺乏和挑戰。這些地區學校往往教師、行政人員人數有限,師資不足、教學設備陳舊以及學習資源匱乏。這些因素合在一起,會使學生的學習環境因為差距而與都市學生產生未來發展的落差。師資不足是偏鄉教育的一大困境也是每個執政政府都會面對的棘手問題,由於薪酬和生活條件的限制,許多教師不願意到偏遠地區任教,導致較偏遠地區學校的教師人數不足。這對於提供教育和學生關懷的需求造成了嚴重的障礙。
教學設施和資源的缺乏也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機會,現代教學使用之電子設備、圖書館、實驗室等,在偏鄉地區這些提供相比都會區質量較差,雖不可否認,都會區的縣市擁有較多教育經費,若單靠地方政府拉短教育落差顯有困難,中央政府的政策才能正確落實教育實質平等,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和知識獲取較無城鄉差距。學習資源的匱乏也是一個問題,而極偏學校的學生因為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可能無法獲得如此豐富的學習資源,如教科書、參考書籍、網路資源等,這也迫使他們在資訊取得與學習成效方面處於不利位置。
多數人認為「偏鄉」這個名詞僅會出現在花東地區或是較山區城鎮,但連六都之一的台南,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校都歸類在教育部所統計的偏鄉學校。就算在同一個城市內,有人回家有便捷的交通運輸,也有人回家是一趟漫長的翻山越嶺。在資源相對較不足的偏鄉學校,而其中學童的圖書資源、資訊獲取更應該被社會看見且重視。
許多公共建設的資源會集中在人口較多、經濟之重點發展地區,多數公有圖書館設立於各縣市之中心,偏遠地區的孩童在使用公共設施時,往往面臨圖書資訊與正當休閒育樂的落差,偏鄉學童較不可能翻山越嶺至市區圖書館借閱圖書,且多為家中父母忙於工作生計,亦有隔代教養的學童,導致他們在「知識」取得的權利也些許弱勢。若政府或公有圖書館能推動行動圖書館,以胖卡書車的方式定期頻繁的至各偏鄉學校,讓更多的學童享受到應有的社會福利,盼圖書教育落實於各個角落。
綜上所述,偏鄉教育的資源缺乏對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戰。每個縮短城鄉差距的政策,都可能改變讓孩子不會在起點端就有較大差距,政府和社會應該加強對這些地區的支持,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機會,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實現他們的潛力。
在少子化的浪潮中,公共政策的制定與落實才能更讓偏鄉教育有更多希望。
參考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偏遠學校等級評比、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
*作者為財經法律系的學生,長期從事公共政策與學生自治組織之運作,並喜愛研究法律、政治、公共政策等觀點。現職擔任屏東縣青年事務諮詢委員、亞洲大學學生議會副議長,並推動相關環境保護、永續發展、城鄉差距與發展、性別平等、心理關懷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