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太子黨明哲保身─制約習近平力量的消失

2023-09-26 05:40

? 人氣

習近平執政初期,「江派」勢力龐大,鞏固權力的方式是聯合「團派」及「太子黨」共同打擊「江派」。(資料照,美聯社)

習近平執政初期,「江派」勢力龐大,鞏固權力的方式是聯合「團派」及「太子黨」共同打擊「江派」。(資料照,美聯社)

「太子黨」與「紅二代」是兩個經常混用的名詞,指涉對象約略相同,在視為政治派系時,多使用「太子黨」,其他狀況則使用「紅二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許多人在研究中共政治生態時,對於是否能將「太子黨」視為一個政治派系存在爭議。支持者認為,這群人先天上有共同出身背景,後天上則均享受特殊待遇,並且藉此牟取政治或經濟利益;反對者則認為,相較於「江派」、「團派」,這群人欠缺被視為共主式的領導人,也沒有明顯的政治衣缽傳承或拉拔提攜關係,至多是一個鬆散的利益共生體。本文無意糾結於派系的認定問題,畢竟無論「太子黨」是否為派系,都是一個確能在政壇發揮影響力的特殊群體。

習近平執政初期,「江派」勢力龐大,鞏固權力的方式是聯合「團派」及「太子黨」共同打擊「江派」,而在這兩個政治同盟中,習近平本身就是高幹子弟,與「太子黨」的友好程度更勝「團派」;待第一個任期結束後,已基本壓制「江派」氣焰,遂開始在各部門安插自家人馬,與「團派」、「太子黨」關係漸行漸選,同時因多位「太子黨」成為打貪反腐對象,更令這個群體對習近平從最初的支持轉為不滿,多數人選擇明哲表身,雖亦有少數人公開反對習近平集權,但並不足以形成制約力量。

「紅二代」與習近平的互利關係

「紅二代」依出生先後,可略分為三個世代:第一批是在1949年中共建政前後即已送往蘇聯學習者,「喝延河水長大,喝伏爾加河水成才」,在文革前返回中國工作,代表性人物是江澤民(被過嗣為中共早期幹部江上青養子)、李鵬(中共早期幹部李碩勛之子、據傳為周恩來養子),後來都成為「第三代領導」重要組成分子;第二批是在中共建政後成長,文革前正在讀大學或剛畢業,這批的人數最多,也有很多進入黨政軍高層,但因年齡結構關係,少有進入權力核心者,因此「第四代領導」中並無他們的身影,反而是由共青團出身的胡錦濤、或技術官僚型的溫家寶等人擔任國家領導,並大量提拔「團派」幹部;第三批出生於中共建政後,文革時期多就讀於北京的中小學,許多人成為紅衛兵,但隨著父母遭批鬥而跟著失勢,在「上山下鄉」政策下外放,直到文革後期才重返城市。這批人多數從商,少數從政者,則在文革結束後出現大量幹部空缺下被破格提拔,如習近平、薄熙來、王歧山、俞正聲等都屬於這一世代。

這群人的父祖輩,許多在文革時期相互批鬥,原應互為仇視,然而在改革開放後,儘管他們對於政府及政策的看法未必一致,卻因具有「紅色血統」的最大公約數,成為渠等與其他群體區別的明顯分界,迅速一笑泯恩仇,並成立大量聯誼性組織,目前這類組織主要由前述第三批「紅二代」及其下一輩構成。與前一世代相較,這群人投身政治者較多,且年齡恰好趕上中共意欲拔擢高幹子弟的政策,具有足夠影響力,而聯誼會則成為他們藉以發揮集體影響力的平臺,對於習近平的上位及至後續施政,具成相當影響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