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ies and Gentlemen, This is Captain speaking. We expect to land at London Heathrow Airport in 40 minutes…”
時隔八年再次踏入煙雨朦朧的英國,一切是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一樣的街道、一樣的風景,卻因為在不同的年紀跟著不同的人,讓這短短六天的旅程,有了全新的際遇。
早上六點半冰冷的空氣喚醒一晚的疲憊,沒有烈日照頂的黏膩、沒有狂風暴雨的狼狽,只有細雨綿綿的潮氣,深吸一口都是大地土壤的氣味。跟臺灣舉世聞名的機車瀑布相比,英國人更喜歡用腳踏車來開啟一天的早晨,一杯黑咖啡加可頌,愜意又舒適。
站在Westminster Bridge上一邊仰望大笨鐘一邊遙望倫敦眼,電影場景彷彿就在眼前,不同的是,這次的大笨鐘很安全,雖然沒有電影裡那麼雄偉,卻多了份可愛;在大笨鐘的背後是大名鼎鼎的西敏寺,從出生、加冕到長辭,在這一方天地裡,承載了1000多年的悲歡離合,除了皇室的恩恩怨怨、牛頓的萬有引力、還有邱吉爾的智慧,在西大門的上方,從1998年起安置了十尊基督教殉道者的雕塑,包含馬丁·路德·金恩、魯溫、潘霍華等,曾經課本上的偉人們都在此齊聚一堂,繼續見證下一個千年的歷史。
有人說沒有Hans Sloane就沒有大英博物館的出現,在他去世後,以他的遺願將生前七萬多件收藏品捐贈給了英國,這也成為大英博物館的發端,涵蓋了古埃及、希臘、羅馬、非洲、亞洲、美洲等地的歷史遺物,在其他國家找不到的缺角,或許在這裡可以找到答案,像是在樓梯轉角那孤獨的希臘女神像。
其實英國與我們還有段驚心又感人的淵源,1895年孫中山先生策劃的廣州起義失敗,從而開起了多年的海外流亡生活。1896年孫中山先生在英國港口利物浦上岸後沒多久,被中國公使館綁架,有幸被康德離恩師營救,才有了後續辛亥革命中華民國的誕生。因此在倫敦的街頭還保有一些國父曾經到訪過的痕跡,或許可以在國父誕辰紀念日到The Old Shades坐坐,喝著啤酒遙想當年國父獲救後在那裡舉辦記者會的場景。
都說一個地方最美的風景是人,此行我們有幸跟聖母大學倫敦國際中心的學生交流,雖然他們都是電機系的學生,但每個人卻有截然不同的生活經歷、成長背景,對於未來的規劃也有不同的想法,讓我見識到其實人生還有很多選擇,不要為自己設限。跟亞洲學生不同的是,他們對於職業、未來發展,更傾向於自我探索後的啟發,而我們更多是成績排名、社會價值與父母期望的結合,少了與自己對話後的發想,導致畢業後一直換工作,卻仍然不知道該做什麼。
在旅程的最後並非最終,我們來到愛爾蘭參與國際蘭馨交流協會的世界年會,在年會上,雖然馬總統身為一名男士,仍一再強調「唯有真正重視婦女權益的國家,才會成長茁壯,忽視婦女權益的國家,則注定走向失敗」,對應到臺灣前陣子出現的Me Too風潮,或許這會又一次揭開被害者的傷疤,但這何嘗不是一種救贖與治癒?唯有被攤在陽光下,才有痊癒的機會,也希望藉此警惕不要再有相同的事發生。
這六天旅程所帶來的啟發遠比走馬看花來的多,而這些養料將滋養豐富我對未來的想像和對自己的期許。
*作者為執業律師、大九學堂第一期學員,本文為「青年看世界」系列,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