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導致這次巴以軍事衝突的根本原因還在於,自以色列1948年建國以來,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因為地域劃分、資源和權力分配不均而造成的衝突長期無法得到實質性的解決,以及雙方在 認知與行動上的截然不同與不可調和不僅沒有緩解,反而不斷惡化與升級。 這項因歷史原因造成的生死恩怨,以及各方極端勢力對仇恨與對抗的不斷助推,才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以及與阿拉伯世界衝突幾乎無解的根源。
哈馬斯之所以將攻擊選在這個時間點,也與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50週年,以及1967年「六日戰爭」後巴勒斯坦被佔領56週年不無關聯。
中東各方與全球大國的態度與行動
巴以此次戰爭也將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國在中東事務與地緣政治上的策略與進退。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將全力支持以色列自衛。 美國也正在向地中海東部臨近以色列海域派遣一艘航空母艦。 美國由於與以色列傳統的盟友關係自然會盡力維護以色列的安全,如在武器彈藥、資訊分享等方面提供支持,並不排除在戰火擴大情況下直接參與其中。 如果戰事擴大到與支持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的阿拉伯國家如黎巴嫩、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的衝突,那麼美國則必然將部分精力從烏克蘭戰場上轉移過來,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俄烏戰局的 走向及其前景。 在巴以這場戰爭中,美國及其盟友究竟會參與到什麼樣的程度,取決於以色列自身的戰鬥力有多大和美國能抽出多少資源來應對。
由於美國的注意力從中東轉向了全球其他優先事項如應對中國的崛起,華盛頓已不再熱衷於捲入中東的衝突。 這也是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亞的戰爭慘淡結束的後果之一。 雖然,華盛頓繼續在尋求遏制伊朗,但卻避免與之發生直接對抗。 巴以這次衝突會否讓美國不由自主地直接參與其中,還得看戰事將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
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爾、伊朗、土耳其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指責,指出巴以衝突的根源是以色列長期非公平和不公正對待巴勒斯坦人,並認為只有建立巴勒斯坦國才能解決衝突。 儘管阿拉伯國家將因為這場戰爭改變與以色列改善關係的態度,但卻無心主動直接捲入這場衝突,因為哈馬斯無差別的暴力行動難以受到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接受。 況且,哈馬斯也長期與巴勒斯坦當局對立,不受其控制。
對於俄羅斯來講,此次巴以戰爭一定程度上將轉移國際社會對俄烏戰爭的注意力,並相對地減輕對莫斯科的壓力。 但克里姆林宮不願意看到戰火蔓延至整個中東並出現大動盪,因為這不利於俄羅斯在該地區影響力的維持。 俄羅斯因烏克蘭戰爭已沒有太多精力涉足中東事務。 俄羅斯與以色列的關係一直還不錯,也讓莫斯科對哈馬斯這次過激行動持謹慎而小心的態度。 普丁不想因為支持哈馬斯而與以色列鬧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