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製造業在經歷了短暫上揚行情後,開始在2023年的最後一個季度之初繼續呈現出萎縮態勢。這對於中國全年的經濟成長目標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盡管最近的數據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初步復蘇跡象,但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十月製造業活動意外地萎縮,中國股市打破了連續五天的上漲勢頭。藍籌股CSI 300指數下跌了0.3%,上證綜合指數收盤時下跌0.1%。同時,香港的恆生指數和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均下跌了約1.7%。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十月份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50.2降至49.5,再次跌破50點的枯榮線,且未能達到預測中的50.2。此外,非製造業的PMI從上月的51.7下滑到本月的50.6,低於預期的51.8。因此,覆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綜合PMI從9月的52下降只50.7點。
有關PMI的枯榮線具體在什麼點位的問題,早在2021年,就有包括「新時代證券」的分析師劉娟秀和邢曙光在內的業界人士曾指出,無論是從理論還是事實來看,PMI 真正的枯榮線都不是 50%,而是略高於 50%。因為,由於技術進步、人口成長等因素,經濟長期是成長的,PMI 的長期趨勢也是擴張的,應該大於 50%,只有 PMI 大於這個閾值,實際經濟增速才大於潛在經濟增速,產出缺口才會增加,經濟才是擴張的,反之,產出缺口縮小,經濟收縮。
所以,哪怕是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在9月分短暫跨越了50的界限,但從2023年全年的角度來說,仍是處於長期萎縮的態勢。保銀投資(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10月份製造業PMI的意外下跌表明,在國內需求仍然相對疲軟的同時,中國的經濟復蘇之路仍然是崎嶇的。」
5%的成長目標能否保住?
受這些數據的影響,汽車和光伏公司的股票分別下跌2.3%和1.9%。此外,中國頂級房地產開發商萬科在上周五報告了第三季度的疲弱業績後,股價下跌了2.3%。
近期的數據似乎表明,盡管房地產行業曾經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但由於開發商面臨巨大的債務負擔和銷售放緩,它現在已經成為了經濟成長的拖累因素。
總體來看,香港的科技巨頭和中國內地開發商的股票分別下跌了2.5%和2.9%。荷蘭ING銀行的亞太經濟專家卡奈爾(Robert Carnell)表示,盡管初步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成長勢頭在第四季度初已經減弱,但如果本季度其余時間的數據與這一初步數據一致,那麼中國今年仍有望實現5%的成長目標。
總體而言,盡管中國政府近幾個月來已經增加了對建設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支出、降低了利率並放松了購房限制,但經濟學家表示,仍然需要更廣泛的改革來解決抑制成長的長期問題。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