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福聯盟與大享食育協會日前在公民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政府推出「學校供餐法」專法,10月29日達到5000人連署附議,教育部須在12月29日前回應。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呼籲,教育部應該明確回應到底何時能推出專法,並具體提出時間表,而不是一直用「正在研擬中」這樣的文字來回答。
目前學校供餐並無專法規範,造成各縣市標準不一,兒福聯盟與大享食育協會提案要求,政府應儘速提出營養午餐專法、成立專責機構、促成價格透明,並鼓勵學校自設廚房,減少食安風險。
各縣市供餐標準不一 黃嘉琳:主管機關應從孩子福祉通盤考量
黃嘉琳接受《風傳媒》訪問時表示,非常多研究和問卷調查都發現,如果學校自己能有供餐廚房,對於供餐品質及孩童用餐態度上,都會有很大的進步,如果可以由國家政策執行,就能發揮很大的助力。
黃嘉琳提到,民間提倡營養午餐專法已經很多年,教育部說「一直在研議專法」也講了5、6年,如今公民連署提案終於通過,教育部應該明確回應,到底何時能推出專法,並提出具體的時間表,而不是一直用「正在研擬中」這樣的文字來回答。
就目前尚無專法的情況而言,黃嘉琳說,現在22縣市就有22種供餐標準,但營養午餐是孩童從國小到國中9年之間每天重要的營養來源,同時也是讓孩童學習均衡飲食、健康教育及自我管理的機會,孩童既是消費者也是學習者,主管機關應該真正從孩子的福祉去通盤考量,而不是僅從大人利益的角度出發。
黃嘉琳舉例,以她實際接觸學童的情況而言,「增加菜道數」其實反而可能增加孩童挑食的機會,孩童很容易只吃自己喜歡吃的,看起來是讓孩子吃的比較豐盛,但帶給孩子的卻是一種偏食的示範。學校教育希望孩童要珍惜食物,但孩童每天卻因偏食而大量製造廚餘,這些問題是目前各縣市主管機關可以去深思的。
食安事件發生責任歸屬難釐清 陳培瑜:要針對各方面問題探討
同樣提倡供餐專法的綠委陳培瑜告訴本刊,目前的問題在於,每次有食安事件發生,責任歸屬都難以釐清,且營養午餐的食材採購、人員僱用、孩童感受、團膳業者、營養師等,也都有各自的意見、問題要處理,教育部在制定專法之前,也應該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並凝聚共識。
陳培瑜認為,如今疫情已過,各界可以好好坐下來開會,針對食材、人員、飲食教育、食農教育、營養教育、價格等各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各縣市現有的地方自治,教育部也應予以尊重,把所有的聲音都蒐集起來,如此才更有可能讓營養午餐走向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