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再度降息 新常態下如何刺激?

2015-05-12 06:53

? 人氣

習近平第一次提及「新常態」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時,在對當地官員講話時說「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同年11月9日,習近平又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發表主題講話時闡釋了這個概念。當時《南洋商報》評論說,這一闡釋「形式上化解了國內外唱衰中國經濟的輿論尷尬,表現了對中國經濟前景的自信」。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新常態」的核心是「提質增效」,即從高速增長減緩到溫和增長,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增長動力轉變。

除了增速放緩,其他特徵呢?

張志超認為,新科技、新能源和「一帶一路」等大項目確實會起到作用,但那不是一時半會就見效的,更重要的還是要提振國內私人消費。

「過去一些有效的戰略也可以重新考慮,比如中西部開發,」他說。

官員心態

中國央行再度降息決定周日宣佈後,《中國聯合商報》副總編周華公在財新網個人專欄裏寫道,跟國際間「唱衰」和「看好」中國經濟的兩派之爭更值得關注的是國內那些尚未調整好心態適應「新常態」的地方政府官員。

這主要是因為簡政放權、增加民間資本投資機會、提高經濟活力,這些都觸動了地方政府的利益,財源將因此而縮小,機構將因此顯得臃腫,搞政績工程和「走暗道」也不如以前那樣方便。

只有地方官員的心態轉變了,他認為,「中國經濟轉型才能真實現」。

有觀點認為目前的反腐戰役是許多官員「不作為」的原因之一。

張志超認為,反腐是必須的,也是長期的,即使GDP不再作為地方官員政績考核指標,強調環保,經濟發展仍然應該是政府的工作中心。

中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4月下旬表示,中國沒有必要搞強刺激,因為就業情況良好,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

不過,張志超認為,「新常態」語境下出台強刺激措施也不是絕對不行,不是更多無用無效的工程項目,而應該以刺激公眾消費為目的。

當然,是否會出台強刺激措施,最終還取決於決策層是否願意這麼做。

(撰稿:郱書 / 責編:董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