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4世界盃:沙烏地成唯一申辦國,中東大國藉體育「洗白」黑歷史?

2023-11-02 14:00

? 人氣

人權活動人士指,沙烏地政府利用體育轉移注意力,以掩蓋長期的聲譽問題,即所謂的「體育洗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上周,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表示:「國際足聯可能在沙烏地阿拉伯令人髮指的人權紀錄和拒絕任何監督的情形下,仍將2034年世界盃主辦權授予該國,暴露了國際足聯致力於人權的承諾是一種虛偽。」

周二,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呼籲FIFA令沙烏地阿拉伯保證「明確和有約束力的承諾」。

他們表示:「在確定主辦國之前必須與潛在東道主達成人權方面的承諾。」

「FIFA獲得有約束力的保證,以保護與世界盃相關的勞工權益、言論自由和反歧視,最好的機會就是在主辦國選擇的過程中——而不是在主辦國確定和賽事籌備開始之後。」

2022年世界盃的主辦國卡達就因為其人權紀錄、對同性戀的立場和對外籍勞工的待遇而受到批評。

沙烏地阿拉伯曾是2023年女足世界盃(Women's World Cup)的贊助者之一,但是在主辦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運動員以及其他贊助商表示抗議之後,FIFA撤銷了該國的贊助計劃。

不過,沙烏地阿拉伯去年才建立了女子足球隊,並希望主辦2035年女足世界盃。

按照2022世界盃的先例,2034年世界盃將幾乎肯定會在冬季舉辦——這是因為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一樣位於氣候極度炎熱的地帶。只不過,沙烏地計劃對現有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而不是新建球場,可能令沙烏地世界盃比卡達更加環保。

內馬爾加盟利雅得新月。
內馬爾加盟利雅德新月。

分析:不應令人意外的決定

——BBC體育部編輯丹·羅恩(Dan Roan)

這個國家近年在體育領域前所未見的投資力度,似乎一直都在預示著這一刻的到來。

只要有關注沙烏地阿拉伯近年是如何在高爾夫、拳擊領域引發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它在職業足球上的投資,任何人都不應該對沙烏地主辦世界盃感到太意外。

現在,這個國家看來注定要在11年後成為世界盃東道主,而且有可能比卡達更有爭議——擴大到48支球隊的賽事,將令它的影響力比2022年世界盃更大。

批評者會將此看作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的終極「體育洗白」——沙烏地當局極力否認,稱申辦世界盃是為了幫助國家現代化和啟迪下一代。

但無論真正的動機是什麼,沙烏地成為唯一申辦國的過程,會令外界審視FIFA的程序正義和判斷力。

先是FIFA在本月較早前宣佈將2034年世界盃的申辦進程提前三年,並規定東道主只能在亞洲和大洋洲之間產生,進而又將2030年世界盃的舉辦地安排在歐洲、非洲和南美洲——在FIFA的各洲輪流主辦政策下,這實際上令三個大洲失去了2034年的申辦資格。

然後,沙烏地就隨即宣佈申辦,並得到了亞足聯的支持。

澳大利亞放棄申辦的事實,也會引起外界懷疑,該國是否已經知道與沙烏地競爭不會有勝算。

短時間內為沙烏地主辦世界盃鋪平道路的過程,會令很多人感到不安。

接下來,環境可持續性、對世界足球賽程的擾亂、人權、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者)權利等等,都將會是FIFA和沙烏地受到質疑的焦點。 會不會有人因此抵制?

至少明顯的是,這意味著體育領域的權力正在向中東轉移——兩個中東國家在12年內先後主辦世界盃,不久前還難以想象,但是以這兩個國家的巨額財富和因凡蒂諾管治下FIFA的操作來看,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管理當局會以卡達為例,稱即使有批評聲音,中東主辦世界盃仍然會取得成功。一些人也會辯稱,主辦重大賽事所帶來的關注或許有助於推動各方面的改革。

但仍然會有很多人,將此視為天真的想法,認為2034年沙烏地世界盃就代表著,在決定重大賽事主辦地時,是金元至上,人權則持續被忽略。

現在,沙烏地當局和FIFA有11年的時間來化解人們的懷疑,但是質疑的聲音將會經久不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