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忠觀點:妥協下的選擇才有可能成就共好?

2023-11-06 06:50

? 人氣

二是,兩人民調的比較採對比式或是互比式,若是採柯侯配對賴清德、侯柯配對賴清德的對比式,可以降低民進黨支持者的干擾;若是柯文哲對侯友宜的互比式,由於民眾黨在統獨議題上的政治光譜應是在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在賴清德未列入選項下,柯文哲較有可能獲得民進黨支持者的支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三是,民調的有效樣本數多少,從統計的觀點,在隨機抽樣的前提下,抽樣誤差主要是取決於樣本數大小,樣本數越大,抽樣誤差越小,以1,068個樣本數為例,抽樣誤差約正負3%,柯文哲在民調中要贏侯友宜至少3%才會在誤差範圍外,然若柯陣營要求比照2020年國、民兩黨黨內初選的作法,五家民調機構各至少完成3,000個樣本,各家民調機構的抽樣誤差約正負1.79%,若以五家民調的樣本數加總計算,可達15,000個樣本以上,整體的抽樣誤差連1%都不到,換句話說,柯文哲在民調中只要贏侯友宜1.8%或是連1%都不到,就會在誤差範圍外,這個讓步的風險就小多了。因此,侯友宜近來的民調雖然有上升趨勢,但要不要接受此一替代方案,恐怕還是會先看柯文哲對這三個技術性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至於國民黨釋出的善意則是,不再堅持開放式初選,改提出兩個向民調靠近的替代方案:一是日本式作法,以總統候選人對比式民調結果佔1/2、兩黨(或加友黨)的立法委員參選人投票結果佔1/2,兩者加權後勝出者出線;二是德國式作法,以總統候選人對比式民調結果佔1/2,國民黨跟民眾黨的民調支持度佔1/2,兩者加權後勝出者出線。這兩個替代方案都可以看出,國民黨放棄對原始方案的堅持,願意接受以民意調查為主的方式。不過,這也可以看出國民黨改變策略思考,將總統選舉和立委選舉綁在一起,即除重視選民對總統候選人的支持度外,也應正視選舉中打團體戰的必要性,其中,第一個方案有「小雞拱母雞」訴求;第二個方案是納入政黨之社會支持的訴求。

這兩個替代方案雖然對柯文哲不利,但對選民有說服力地方在於,這兩個方案是反映藍白的政治現實,可說是直戳柯文哲和民眾黨的罩門。換句話說,柯文哲目前只能以一人抗一黨,黨內人才與黨員認同仍不比不上國民黨,侯友宜雖然個人魅力不如柯文哲,但若有立委候選人或政黨實力的加持,不見得會輸。

綜合雙方陣營的替代方案來看,似乎也能看到一點曙光。柯文哲仍維持全民調方案不變,只是技術細節仍有待確認。國民黨提出的二個替代方案中,第一個日本式的替代方案除了候選人的民調外,還由立委候選人投票,在兩黨的提名人數懸殊比例對柯文哲明顯不公平,當然民眾黨也可以立即大量提名立委參選人加以反制,但這與柯文哲所堅持的全民調理念不合,也可能被批評走由菁英決定的老路,被柯文哲斷然拒絕可說是合情合理;但第二個德國式的替代方案,以民調中的政黨支持度取代立委候選人投票,不但已回應柯文哲的全民調訴求,也能反映選舉是團體戰的現實,亦即不僅選前需要候選人與所屬政黨的密切合作,若缺少政黨力量的奧援,候選人往往難以獨撐大局,更何況選後依憲政原則共組聯合政府時,也需要以政黨實力分配席位才算公平,這個訴求是符合柯文哲強調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應有討論的空間,也是柯文哲難以迴避的挑戰,再加上國民黨15個地方縣市長已經表態支持國民黨黨中央的方案,現在就看柯文哲願不願意在這個階段接招和回應了。

總之,在參賽者都很想嬴的賽事中,只有對手不會穩贏、已方不會穩輸的規則才可能被雙方接受,政黨在政治上的競合也是一樣,除了不要以「零和賽局」看待外,最好也要避免以「單次賽局」的邏輯思考,不要只想謀取單一階段的最大利益,如果雙方真的有心合作改變臺灣的政治文化,或許可以考慮如何以這個階段的退讓,來換取下個階段的有利地位或籌碼。另外,雖然從目前雙方提出的替代方案,還是可以看出各有算計,但至少是往中間移動,在鬥而不破的情況下,藍白合還是有樂觀看待的契機,透過良性的互動和溝通來建立互信和培養感情,甚至有可能從選前推出競選聯盟到選後共組聯合政府(如果能勝選的話)。政治本來就是妥協的藝術,各個利害關係人在協商過程中討價還價是常態,但勿忘尋求共識的初衷,否則最後可能變成是高明的騙術,一旦被識破,不僅政黨合作無望,也很難向社會上引頸企盼的支持者交待。

*作者為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