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以巴戰爭的對我國國防教育的省思

2023-11-15 05:30

? 人氣

筆者認為,台灣從中小學就開始推動國防教育,卻未能真正落實全民國防的意義。(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筆者認為,台灣從中小學就開始推動國防教育,卻未能真正落實全民國防的意義。(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近日巴勒斯坦的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地區發動強大的攻勢,以色列也在稍後發動反擊,雙方均傷亡慘重,中東地區多年來持續戰火不斷,如我們熟知兩次美伊戰爭、多次的中東戰爭、兩伊戰爭等,均對世界造成深遠的影響。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美伊戰爭的時候,我們看到在高科技、高戰力的軍隊面前,伊拉克可說是完全無還手之力;但這次以巴戰爭我們卻可以發現低科技的軍隊仍然可以用數量上的優勢,給予對手重創,只要制定夠好的計畫,找到敵方薄弱環節,則敵方並非鐵板一塊不可攻破,在這裡依稀看到游擊戰的影子。而雖然西方主流媒體仍多由以色列立場出發,視哈瑪斯為萬惡的侵略者,但也有相當多的反思出現,認為以色列長久以來對當地民眾的限制,已經造成對其人權的侵犯。

孫子兵法有云: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奇襲在任何時代都有一定的效果,如德國的閃電戰以及中國志願軍當年突然出兵援助北朝顯,都勝在出奇不意。

但此次戰爭給了台灣什麼啟示呢?在教育上,雖然多年來由中小學就開始推動國防教育,但事實上仍停留在製作成果,與軍事武器拍拍照的程度上,未能真正落實全民國防的意義,中小學生也沒有相關的緊急救護訓練。事實上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學家斯賓賽便提問:何種知識最有價值?在他的論述下,知識可以分為與自我保存直接相關的活動、與自我保存間接相關的活動、有關養育子女的活動、維持正常社會關係的活動、有關休閒、趣味與情感滿足的活動。在他的觀點下,個人安全是最重要的,而主要的教學課程應該以社會能否延續為前提。

因此,我國應重新由國防教育做起,建立起國民對國家的意識,最後才是添購相關的軍備,至於役期以及待遇,那其實都是最後執行面的問題了。由此次以巴戰爭中,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如何抵擋敵方第一擊?以及如何穩定民心,又該如何將民眾賦予不同的任務編組,同時展開資訊與媒體的控制,避免不實新聞充斥,這才應該是我們目前最應該做的首要任務,而不是只有造潛艦而以。

學校存在的主要目的在於教育及輔導,校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一年究竟位老師做了那些說明我們看不出來,卻被賦予可做出老師身分的決定。若某師已受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規定處罰,自然依人事系統予以免職即可,且第十一款更是非常模糊:行為違反相關法規,經學校或有關機關查證屬實。如果是違反交通法規闖紅燈呢?也需要解聘嗎?如果依照財產申報法漏報財產,也是違反法規之要項之一,是不是也要解聘?

教育部雖體認到教師法的不夠明確,因此對於所謂教學不力又做出不遵守上下課時間,經常遲到或早退。 有曠課、曠職紀錄且工作態度消極,經勸導仍無改善。 以言語、文字或其他方式羞辱學生,造成學生心理傷害等規定。但這些只是再次反映出教育部的失格,充斥著上對下的傳統思維,走進校園內,常見的反而是學生羞辱老師,任意打斷老師上課,如果只將這些狀況歸責於老師班級經營不當,實有違立法精神。

因此,學校校事會議之組成首先便不具有正當性,調查委員是否具有調查經該先予以討論,另外對於教師法第十四條及第十六條的內容,更事應該交由法律單位處理,學校應站在輔導的立場,而非球員兼裁判,使教師喪失工作權。

*作者為小學校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