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衰退、人民及企業多苦悶
從數據看臺灣,依據財政部11月上旬發布我國最新10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單月出口金額達381.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衰退4.5%。值得注意的警訊乃在於我國對最大貿易順差來源、也是主要出口市場大陸、香港之外銷呈現連續15個月下跌,衰退周期為史上第二長。而觀察1至10月整體出口政績更呈現一片「慘綠叢中一點紅」。
此一外銷數據顯示臺灣經濟成長基石之外銷產業,及眾多家庭依靠的傳統電子、機械、塑橡膠、化學等產業、從業人員及家庭面臨無薪假所發出的警訊與所陷困境,並未在近一年執政團隊採取的施政作為下有明顯改善跡象,此實令各界與人民憂心並期待下一屆總統領導的經貿執政團隊能有所改變及扭轉頹勢、帶給人民溫暖。
今年以來,對持續關注臺灣出口表現的產官學研媒各界及貿易從業人員來說,大多數人應可以感受到臺灣持續一年出口衰退的無奈感!觀察新閣揆陳建仁領導各部會次長、署長等執政官員在外銷方面的政績,臺灣對外出口倘用一個詞形容,或許只有「苦悶」兩字可以聊表。如何為人民解「苦」、為企業解「悶」、開創臺灣外銷翻轉成長?本會呼籲並期待未來主政機關首長體民所苦並發揮領導才能,具體思考並執行有效的振興出口政策!
實質所得減少、經濟成長力道弱,人民受苦
另從人民所得統計數據來看,國內研究機構對臺灣經濟情勢分析指出:疫情後,國內旅遊、消費成長,雖帶動國內內需,但同時出口外銷不佳,導致台灣經濟表現疲弱。且在美中貿易戰、氣候變遷,及俄烏、以哈戰爭導致全球風險升高下,臺灣未來經濟仍面臨諸多變數。由主計總處公布最新消費者物價(CPI)統計,10月通膨率升至3.05%,創近九個月最高;受景氣疲弱及物價上漲影響,今年1至9月實質總薪資年減0.78%,為近七年同期首度負成長。在經濟未能成長、加上通膨壓力,終於導致人民實質所得減少、家庭生計更加痛苦。
不用看衰臺灣經濟,但需力圖振作
觀察近一年來國際政經情勢,我國與各貿易對手國確實面臨同樣的外貿困境,導致外銷不振。依據經貿機關與產學各界看法,我國出口衰退原因不外乎: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經濟成長減緩、終端市場需求疲軟,加上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等因素造成。然而從官方貿易統計數字深入研析,卻發現我國產品外銷衰退程度竟較其他國家嚴重。臺灣為全球電子零組件供應大國,電子零組件占出口比重超過4成,10月電子零組件出口156.4億美元、年減7.4%,出口出現連12月黑、年減12.2%。另,傳統產業包括機械、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分別出口衰退更甚,年減一至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