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北市府人士表示,市長柯文哲對本次雙城交流的態度,以「不要中斷」雙城交流為第一目標,希望白色力量也能前進上海,而柯發表完兩岸論述後,也獲得國台辦讚賞,預期上海行指日可待。但學理工出身的柯P,對社會科學思維的「一字之差就能差之千里」不太能理解,具體表現在柯接受陸媒專訪發表「一五新觀點」時,是照著文稿一字一句念出完成的訪談,避免出錯,讓市府有點擔心柯P重要的上海行會失言。
柯P營造非藍非綠形象
柯文哲對本次雙城交流的態度,以「不要中斷」為第一目標,因為此標誌了一層意義:非藍非綠的柯P也能走出台北的大門到達對岸。而柯在選後,也始終沒有放棄把自己打造成非藍、非綠的政治人物,希望淺藍淺綠者都覺得柯是自己人、深藍深綠者都覺得柯是對方的人,如此也能最大地維持他的民氣。
由於此行是地方型的交流,談的是城市相關議題,政治性低,市府認為,一般民眾不會給予過多的壓力。但對於學習理工的柯文哲來說,兩岸關係語言文字上的繞轉,他並不擅長,甚至接受中方平面媒體專訪發表「一五新觀點」時,也是照著事先擬好的文字稿一字一句念出才完成的採訪,由於兩岸交往事涉敏感,一字之差就可能有好幾層意義上的不同,故市府方面的兩岸智庫人士首先希望,此行柯P不要失言。
柯市府:不以見面層級認定成功
其次,展開城市議題部分,台北市府方面表達相當開放的態度,想到的包括台北、上海都面臨的PM2.5空氣品質問題、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城市醫療,而北市府還特別提到,關於「城市安全」的議題,因為不久前,上海才經歷過外灘踩踏事件、台灣經歷復興航空墜毀,因此認為,雙邊可以有很多的討論與交流。
雖說柯文哲來自民間,民眾不會對他有過多的要求,但目前已身為政治人物的柯,也不得不思考如何定義本次交流成功的與否,幕僚形容,柯是個務實主義者,不認為會面到中方層級的高低很重要,甚至不能認同台灣政治人物攀比見面的層級,故柯市府主觀方面,也就不會以此標準來判定此行成功與否。
周邊人士甚至認為,以柯的務實取向,若談的是環保議題,柯還會當場問出席的中方人員,「你能代表環保單位做決定嗎?」因為在北市府的內部會議上,柯P便經常如此:誰能做決策、解決問題,誰就可以坐到與台北方面對應的位子上,即便只是一個科長,柯P都能接受。
台商、陸生 北市府構思拜會民間人士
據悉,此行除了與中方官員的正規拜訪,北市府也構思拜會民間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可能性。熟悉兩岸事務的媒體界人士也表示,若柯能多見上台商、陸生等民間群體,就是北市府多賺到。
至於外界認為柯P此行,有可能擠壓到民進黨蔡英文競選2016年總統的兩岸論述空間,柯市府方面認為,沒有必要於出發前安排與民進黨會面,即便綠營在選舉時幫助柯P有恩,但每人手上一本帳,有還沒還都有自己的估量。民進黨方面的態度則是,柯文哲對兩岸論述的說法一直改來改去,黨內還不宜去評論與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