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讀歷史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從中找到答案與啟發,而看到臺灣這幾年來的政治狀況,讓喜歡歷史的我不禁想從書中找尋答案與省思,所以先從許多人耳熟能詳的三國時代說起好了。
談起《三國演義》,相信無論是關公過五關斬六將、趙子龍單騎救主、劉備三顧茅廬、周郎火燒赤壁等場景,對我們來說皆歷歷在目,種種英雄氣概不知讓多少男兒為此癡狂,這也造就了無數三國書籍、動漫、戲劇、電影等,更別說是電視上整天滿滿的各款三國電玩遊戲廣告了。
但《三國演義》畢竟七實三虛,虛構、扭曲的地方很多,若從正史角度來看,三國中以蜀漢最弱,國祚也最短,但蜀漢為何滅亡,說法很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自身內部問題。
蜀漢集團的組成分為三大塊,首先是劉備入蜀所帶來的「荊州集團」,大家熟知的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龐統等,都是這個集團的,其次則是「東州集團」,這個集團是劉焉、劉璋父子的班底,當年皇室劉焉被派來當益州牧,所用的就是這群人才,知名人物像是法正、李嚴、吳壹等,直到劉備入蜀取代了劉璋,這些人成了劉備下屬;最後則為土生土長的「益州集團」,這個集團主要是原本益州的豪強,像是彭漾、譙周等人,無論是劉焉父子或是劉備父子時代,都不是很受重用。
這三個集團充滿了矛盾,劉焉治蜀時,「東州集團」為核心,處處壓制「益州集團」,雙方紛爭不斷;到了後來劉備趕走劉璋,「荊州集團」正式入主四川,拉攏「東州集團」成為合作對象,「益州集團」則成為三等公民。
如何看出三個集團的鬥爭,光看劉備去世後南中大亂就可知道,著名的劉備託孤,其實不僅託給諸葛亮,也命李嚴為副掌軍事,而李嚴就是東州集團的頭兒,可看出裡面充滿了制衡的權術,這也是後來諸葛亮治蜀面臨的最大挑戰,必須調合各集團的平衡,《三國演義》也有演出這個段子,從李嚴掣肘諸葛亮的北伐便可看出端倪。
難道只有蜀國有這個問題嗎?其實吳與魏也都面臨了自身內部的矛盾,曹魏面臨的是傳統士族挑戰,因為曹操本身用人唯才的觀點,違反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他們想世代為官),所以士族們一直反對曹氏,直到曹操之子曹丕繼位,接受九品中正制與士族妥協(因為他們又可以掌握官位),才獲得士族支持,最後竄漢自立。吳國則同樣有內部問題,因為他們同蜀漢皆是外來政權,只是後來藉由一系列的「江東本土化」才化解了危機。
回到蜀漢,所以諸葛亮其實一直受到自己國家內部輿論掣肘,最大的來源就是「益州集團」,我認為他會想北伐的一個原因,就是想轉移內部注意力,一方面加強凝聚力,又可藉機整肅異己,這跟1700年後的希特勒很像,也難怪西方軍神克勞塞維茲在《戰爭論》中提到:「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政治鬥爭的最高手段。」
但戰爭讓蜀漢更加困苦,後期人口不到100萬人,卻擁有10萬大軍,如果換算成台灣,我們軍隊人數會高達230萬,經濟的負擔讓「益州集團」更加不滿,因為他們這些豪強也可以說是蜀漢經濟一大支柱,利益受創甚深。
諸葛亮死後,「益州集團」仍不斷的散發輿論,像是譙周的《仇國論》,就是反對連年北伐的文章,最後曹魏攻進來了,帶頭喊投降的就是的他。為何?因為曹魏是實行「九品中正制」的,這個制度是各地士族擔任自己郡縣的官,所以一旦滅亡蜀漢,益州人就可以自己治理益州了,後來果然如此,「荊州集團」與「東州集團」的官員都被調回本地,忍了數十年的本地人總算出頭天。
看完這段歷史再看看當今的臺灣,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不管藍綠或是省籍情結等,自己人在那吵成一團、區分你我時,一旁竊笑的往往是敵人。看看歷史上的亡國之鑑,我們是否應該更團結一致呢?
*作者為南台灣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