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些異議者們理解了「我並不孤單」,這種信念就能賦予他們巨大的力量。從那一刻起,他們就開始鼓起勇氣、向他們的同學和同事談論中國的政治狀況、組織實體的集會,並藉由網路上的平台分享各種消息和想法;在網路世界,那些出於抗議活動而誕生的匿名社群媒體帳號也持續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了新聞報導和各種時事討論的焦點。在過去的一年中,我有幸參加了與許多來自中國的維權人士、學生以及各行各業人們的私人聚會。在這些聚會中,我們共同探討了關於人權和民主的諸多想法。
白紙抗議的另一顯著特點是女性參與者的大量現身。這些女性參與者中的許多人在中國的婦女權益運動中累積了組織經驗。儘管這一運動面臨著政府不斷的嚴厲壓迫,但它仍然在蓬勃發展,持續吸引著更多的人投入其行列。與早年中國民運人士的關注重點不同,今日位於抗爭前線的中國年輕人不僅對中共的專制統治表示關注,他們還深深關心中國的父權社會以及對LGBT+群體根深蒂固的歧視。他們的視線不僅關注漢族人的人權,也擴展到了維吾爾和藏族人。
許多中國年輕人已意識到,他們可能在某種具體的文化或社會環境中是被壓迫者,而在另一種環境中又身為壓迫者;他們亦逐漸認識到,要創造一個真正的民主中國,一個不僅限於保護主流、特權群體的政治自由,同時能尊重和保護那些被邊緣化、被剝奪財產的人們的尊嚴和權利的社會,這可能需要好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堅持。而這種對於權威壓迫所具複雜性的深刻理解和認識,是史無前例的。
此外,我也觀察到,有越來越多年輕的中國倡議者開始關注世界其它國家的人權議題。在美國,這些年輕的中國倡議者參與了支持巴勒斯坦跟黑人權利的集會,也參加了支持伊朗婦女和自由的示威行動。在過去的幾週裡,一些匿名活動組織,如「公民日報」,在其Instagram帳號上發佈了消息,呼籲公眾關注加薩走廊的情況。這個趨勢表明,今日的中國年輕倡議者越來越常將自己視為全球當前爭取自由和人權運動的一部分,他們相信與其它受壓迫的人民站在一起,團結一致,在道德上有其必要性。這種國際視角也是前所未有的。
隨著美中政府在地緣政治的舞台上相互競爭,我們不應忽視中國人民試圖表達對自由熱切渴望的聲音,並且盡自己所能地支持他們的這份意念。
王亞秋是自由之家中國、香港和台灣議題的研究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