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11月29日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家中與世長辭,享壽100歲。他是一位學者、政客、作家。傳奇的一生中跟中東也脫離不了關係。在他去世之前,還針對哈馬斯攻擊以色列,發表了他的看法。
1972年季辛吉完成了與俄羅斯有關限制戰略核子武器的談判,與中國達成了上海公報,並與北越達成妥協。1973年夏,擔任國務卿,積極介入中東事務,並重新擬定美國的中東政策。
季辛吉一向認為,面臨擾攘不安的世界,美國所尋求的最高目標並不是和平,而是一個穩定的國際秩序;和平只是穩定的國際秩序之下的副產品。
他研究歐洲19世紀的歷史發現,奧地利的梅特涅與英國外相卡斯勒從不把和平作為追求的鵠的。如果汲汲於和平就不免會受到拿破崙的擺佈,拿破崙可以隨心所欲提出要求以換取對手所嚮往的和平。拿破崙敗亡之後,歐洲領袖產生一個共同的看法,即每一國之生存權利不應受到威脅,亦即在承認現存的國際秩序之下,衝突才能經由外交,而非武力來解決;只有在比較穩定的國際秩序之下,一個國家才會追求有限度的目標。
季辛吉認為,在任何談判中不可能一方完全滿意,而另一方完全不滿。談判成功的基礎在於各當事國皆有部分滿意,也就是各有部分之不滿意。非如此,維持協定之誘因就會微乎其微。因此談判者不僅要知己方之希望,也要知彼方的利益。不但如此,還要認識到一定要付出某種代價,才能換取主要目標的達成。他認為由戰勝國一方所安排的和平不會持久,國際社會需要的是一個平衡者(balancer)。
季辛吉認為,試圖在戰爭之後的中東達成永久而廣泛的解決之道是一種危險的想法。在廣泛的和平計劃之下,不可避免的會要求以色列恢復到1967年戰前的邊界,並觸及東耶路撒冷主權等以色列不會輕易妥協的大原則。這些大原則難解,會連累到次要而具體問題之處理。戰後各當事國皆盼望美國積極調處,把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一旦困於這些政治性大原則,美國將成為眾矢之的,因此,美國必須步步為營,每一步驟都可顯示美國的努力有成效,因此每一小步都能建立彼此的信心,連帶的使下一步比較容易跨出去。美國的努力著重在其過程,而非結果。在調處停火期間,由美國單方面提出辦法是不夠的,最好的方法是引導當事國提出對案,經比對之後化解其中難以妥協的部分。
1973年10月以、阿戰爭結束之後,是年11月5日季辛吉前往中東,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前往阿拉伯國家訪問。他與埃及總統沙達特晤談之後,才真正了解沙達特發動戰爭的目的在於打破談判的僵局。沙達特認為只要以色列堅持可以在安全與軍事優勢之間劃上等號,就不可能有嚴肅的對話。從這個階段開始,他展開了著名的穿梭外交(shuttle diplomacy ),處理以色列與埃及、以色列與敘利亞戰爭之後的領土與軍事安全等各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