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工生殖技術在全球名列前茅,不少鄰近國家的外籍人士都來到台灣完成生子育兒的夢想;但台灣的人工生殖法限定於已婚、不孕、夫妻,許多有生育需求的國民卻沒有辦法在自己成長的國家,透過我國的醫療資源成家,要遠渡國外耗費大量醫療成本,更面臨跨海生殖療程的諸多困境,讓想要生養的同志面臨龐大身心壓力;雖衛福部部長薛瑞元之前表態願處理,但也提到代孕制度在社會及法制上進行討論的困境,因此法案難以立即處理。
針對目前的狀態,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等同志團體共同提出聲明,指出樂見立院有法案的審查進度討論:同婚通過4年以來,立院已有許多跨黨派的人工生殖法版本,立委洪申翰、林楚茵、范雲等幾位委員曾召開公聽會討論修法,並邀請民間團體、個案及專家學者進行討論,到立委吳欣盈召開法案的審查討論,都是他們所樂見,朝向人工生殖法開放的修法進程。
同志團體再指,不同的生育不平等議題應個別聚焦處理:單身女性的生育自主早在人工生殖法立法之時,就已有討論卻未被納入;在同婚通過後,符合現行人工生殖法要件的女同志配偶也一直被排除在法律適用範圍之外;代孕制度的討論已經延續多年,但多數的討論並未納入同志社群的生育需求。這些都是在人工生殖法的法制化與多年的討論過程中,一直欠缺討論的生育不平等議題。上述三者雖都是人工生殖議題,但討論的重點以及困難之處各有不同,他們認為不同的討論困境應該個別處理,而非將立法技術跟討論範圍不同的議題統包共同討論,以此為由拖慢開放的速度,也加劇台灣目前嚴峻的少子女化危機。
同志團體表示,社會的推進仰賴眾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有更清晰的個別討論,他們樂見立院的討論,也呼籲衛福部能儘速就不同的生育不平等狀態,提出相應的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並且在這些草案中,以性別平等的理念,納入女性生育自主以及多元性別平權的觀點,讓台灣真的成為亞洲的性別平等燈塔,樹立新的政策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