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傳統與經驗的累積,包括信仰和價值觀、習俗與傳統、藝術與文學、語言,還有技術與物質等,逐漸成為一個眾民的生活方式。各種外來的文化,也會深刻影響到本地的文化,文化可以交錯會集或融合,或對原有文化的改良與創新,成為動態及共享的體系。
中華傳統文化有其珍貴的一面,也有很多負面的例子,如裹小脚及黑暗的司法文化等,配合文明及時勢的發展,應去蕪存菁的留給現代國民及下一代,暢通古今,再造未來。中華文化的儒家思想,影響到東亞的日本及韓國數千年。韓國學者聲稱孔子是商湯的後人,箕子也同樣是商湯的後人,因此孔子是韓國人,搶說孔子為其國人;日本電視的大河劇中,有日本學子自幼在唸論語的劇情,中國的的三國演義故事,也在日本熱門走紅;美國老布希總統時代,派兵攻打伊拉克,讓科威特復國,有報導作戰的美軍可是帶著中國的孫子兵法,參酌為美軍的戰術及戰略之用。
日本人是高度學習的民族,在歷史上,先漢化再西化,只要有利於國家的進步發展,虛心謙誠引進,改造國家的體制及文化,並成為亞洲之強國。在今日數位時代,日語的漢字,日本人從來也不想換掉,與韓國及越南急於將中文改掉的情形不同,有自信的民族,不會認為學習及使用他國的文化及文字,有何矮人一截的想法,自卑心態作祟,心中有魔,才會處事政治及意識型態化,不顧國家長遠發展的利益,全民同為敗政受害。
台灣地區歷史有4百年,主要是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移民,大部分台灣人的血緣、文化及歷史,可說是無法與中國大陸分割,繁體字是正統中國文化的延續,閩南語與客家話,比起北京話而言,更是具有中原的古語成分,廟宇主要奉祀的土地公、馬祖、關公及王爺等神祇,都是中國人的祖先,台灣的廟宇密度,比大陸地區更有過之,信仰更是虔誠及普遍,反對及不接受中共統治台灣是一回事,而無謂的操作反中及仇中,恐怕是回力鏢,矛頭反而指向自己。
另外,文言文言簡意賅,是古人寒窗苦讀,多年的文學陶冶及吸納,可出口成章及見景吟詩作詞,有時幾個字,勝過千言萬言,道盡世局蒼涼,悲歡離合,人生百態或景物的細緻,氣象萬千。文字的精緻表達是中性的,與政治上的威權無關,台灣廟宇中的匾額題字,對聯及籤詩,全部是文言文,白話文雖淺顯易懂,容易溝通,但仍須古文的的涉獵及訓練,加以具有典故的成語,才能有條有理的書寫及說出流利的白話文,現在高中國文課的文言文比例一直在減少,再經過一代,以後民眾可能難解詩詞及古文的涵意,對話內容及文章論述,將淺薄庸俗化。
中華文化一向以儒家文化為主,主要是符合專制王朝的統治術,帝王們樂於採用,滿清外族建立的王朝亦知其髓,延用不墮,以鞏固其統治的正當性。一般讀書人取得功名後,力守君臣之禮,以保俸祿及身家安全,朝廷上唯諾之士居多,諍臣屬於少數。顧炎武的無恥說,在於反應當時士大夫為了富貴爭相依附,不顧操守變節求榮,嚴厲批判無恥的品格,在封建專制的社會時代,能有此警世文章,也是冒著得罪權貴的風險,恐有不測之禍。民進黨在創黨前的黨外時期,也是不惜被關押,勇於發言,爭取民主自由的權力,與顧炎武有同功之效,照理說應該是盛讚顧炎武的直白敢言,為何今日視顧氏之言,欲去之而後快,是不是掌權者的權力傲慢魔咒又出現了?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有人說看起來很八股,是威權時代的產物。請問,今日E時代的網路社會,倫理及道德是否不需要了?與傳統的文化價值有何衝突?那麼,要維持現代社會的良好秩序及美德,有無更好的藥方?如沒有較好的方案,又是另一種文革,中共以前搞過文革,造成人性彼此間的猜忌,中華傳統文化的浩劫,民進黨可不要學得真快,侵蝕台灣真正的價值。
*作者為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