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經濟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凍漲電價一事,同樣也顯示出能源政策的「尷尬」與問題。上半年經濟的國營事業營運成績中,台電可謂「鶴立雞群」─虧損240億元,而且是「唯一虧損」;相較之下,中油上半年獲利就有294億元。台電虧損主因當然是國際燃料價格上漲,如果要減少虧損,捨電價調漲外,難有它途,且依照台電估計,漲價幅度要7-10%才夠,否則全年虧損要擴大到400-500億元。
但經濟部顯然不敢漲價,一來接近11月選舉,漲價當然會傷害選票,「智者不為」;二來當初批評蔡政府能源政策者,就己再三強調此能源政策必然引發電價上漲,因此不願漲價而落人口實。 台電減少燃料價格低廉的煤就價格高的天然氣,加上因基載不足,讓天然氣滿載發電時間較過去長出許多,成本當然上揚,電價也當然有上漲壓力。
這個壓力一定會繼續升高,最後終究會反應到電價上漲,顯然經濟部寧可儘量多遮掩一段時間,特別是選前不能讓民眾感覺到電價要漲。因此,經濟部選了一個好笑的理由:避免刺激物價上揚,決定不漲電價。
但經濟部官員顯然忘了去看看現在物價在那個水準─依照行政院主計總處的預估,今年全年物價上漲率只有1.21%左右;且主計總處在4月電價調漲時已說過,電價調漲3%,計入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後,影響CPI增加約0.08個百分點,幅度不算太大。顯然經濟部不調電價真正的原因與物價無關,而是為了選舉,也為了少讓能源政策再成箭靶。
蔡政府對「轉型」二字似乎有特別偏好,有轉型正義、能源轉型、產業轉型…..;但轉型也要有章法、有專業,別亂轉一氣,轉出東廠、轉出缺電、轉出「尋租者」。以目前情況看,能源轉型已是問題百出,蔡政府是該拿掉神主牌,回歸專業、檢討修正能源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