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陸「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33條規定,如果被調查的措施或者做法被認定構成貿易壁壘,商務部應視情況採取以下措施:一、進行雙邊磋商;二、啟動多邊爭端解決機制;三、採取其他適當的措施。
民進黨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目前絕無展開雙邊磋商的可能;另一方面,希望大陸主動啟動多邊爭端解決機制的可能性也不高,因為大陸要避免產生「台灣問題國際化」的假象。合理推斷大陸目前公布調查報告是在進行「超前部署」,要等到台灣總統選後才會決定下一步動向。
毛澤東常說:「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台灣大選結果不會改變中共「反獨促統」的對台戰略目標,但會影響中共的對台戰術作為。如果國民黨勝選取得政權,兩岸會儘速恢復對話,處理蔡英文執政八年留下的爭議問題,包括上述的「貿易壁壘」問題。如果民進黨繼續取得執政地位,兩岸則有可能進入全面對抗的階段。
經濟對抗首當其衝。經貿關係本是互利的行為,但根據聯合報今年10月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受訪民眾認為兩岸經濟關係互利居多者維持一成六,但感覺兩岸經貿既競爭又互利的人,由三成二增為三成七。從中共日前公布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報告顯示,如賴清德勝選,中共可能對台發動「經濟戰」,兩岸經貿將從競爭走向對抗。
台灣沒有與對岸經濟對抗的本錢。民進黨政府曾說ECFA是「糖衣毒藥」,但台灣對陸貿易出口順差高違1500億美元,台灣整體順差為500億美元,若無ECFA,台灣經濟受到傷害可想而知。為了分散貿易對象,蔡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但成效不彰。根據審計部統計,對新南向國家出現貿易出超縮減情況,且逐年降低。
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仍然偏高,兩岸經濟無法脫鈎。不只台灣,美國與西方國家也無法與大陸經濟脫鈎,因此都把重點擺在「去風險」,來增加本身的經濟抗壓能力。
一旦賴清德勝選執政,預期台灣在對外關係方面,除向美國「一邊倒」外,沒有其他選擇。而美國也會充分運用台灣的地緣政治價值,強化與台灣的軍事合作關係。本月15日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15日宣布,國務院批准售台戰術數據鏈路暨聯戰指管系統,以完善台灣的迅安系統,金額約3億美元。這是拜登政府今年度宣布的第五筆對台軍售案。
美國在軍事上可以提供台灣「備戰」的糧草,但在「避戰」方面,卻無法助台一臂之力。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雖然中共沒有排除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但如果民進黨勝選,中共會採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略,腐蝕台灣生存的經濟空間。
對台灣民眾而言,明年總統大選不只是一場「戰爭與和平的抉擇」,也是一場「繁榮與衰退的抉擇」。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原標題為:「大陸調查台「貿易壁壘」,「在商言商」?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