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台灣選舉投票不足一月,三黨都在賣力競選之際,中國商務部近日發布公告,認定台灣對大陸構成貿易壁壘。這一紙公告反映了大陸處理對台經貿思路的轉變。
中國商務部12月15日發布了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的最終結論的公告,認定台灣對大陸構成貿易壁壘。由於台灣選戰正酣,大陸商務部的這個調查結論在台灣內部引起強烈反應。三黨候選人對此都有回應,其中國民黨候選人批評民進黨未有能力處理好兩岸經貿關系,只會進行政治操弄;民進黨候選人則指責這是中國公然介入台灣大選,言下之意要幫助國民黨贏得選舉,「抹紅」侯友宜。
商務部的調查結論原本是10月9日要公布的,後延長3月,公告時間截止到2024年1月12日。雖然這並非意味著一定要在該日才公布結論,而是在10月到次年1月這段日期內都可以公布,但從外界來看,既然選擇的最後公告截止日是1月12日,一般都會把它理解為公告時間就是在該日。而商務部延期3月再公告的行為本身,也表明大陸確實有避免被台灣(主要是民進黨)批評為干預選舉的考量,因為台灣選舉1月13日出結果,如果商務部1月12日公布台灣對大陸構成貿易壁壘這個結論,基本上不可能影響台灣選民的投票意願,民進黨也就不能找此理由攻擊中國介選。
大陸有用經濟議題介選的意圖
現在距離台灣選舉投票不足一月,三黨都在賣力競選。在這個敏感時刻,大陸商務部公布此調查結論,顯然改變了原先不准備介選的想法,而有用此舉影響台灣選舉之目的。之所以有這個想法的改變,主要是藍白合破局後,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的選情看起來不錯─目前藍綠候選人的民調雖然賴清德依然領先,但已縮小到誤差範圍內─如果大陸再助國民黨一把,侯友宜是有機會贏得選舉的。而大陸眼下能夠影響台灣的,是經濟。台灣有將近五成的外貿依賴大陸,其中又有將近五成是傳統產業,這塊是ECFA的主體部分,也是台灣就業人口的主體。如果台灣因貿易歧視導致ECFA中斷,受影響最大的是傳統產業的從業人員。故而,假若國民黨操作得當,台灣內部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讓這個議題發酵,引導民眾特別是中小企業主、從業人員和農民認為責任出在民進黨政府,從而把選票投給侯友宜,藍營翻盤並非不可能。
大陸新思路:對台單方讓利可能結束
就此而言,賴清德指責中國商務部在這個時間刻意發布貿易壁壘公告,是公然介入台灣大選,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大陸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國民黨助選。因為大陸非常清楚,現在公布這個調查結論,反而最可能被綠營拿來指責大陸打壓台灣,介入選舉,抹紅國民黨,而以過去的歷次經驗來看,只要中國話題被卷入台灣選舉,不管大陸是否真的做了介選動作,只要被批評介選,實際結果一定是有利民進黨而非國民黨,所以大陸又被揶揄為民進黨的「助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