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美兩國之間的博弈逐漸白熱化,隨著新冠疫情進入尾聲,各國之間的貿易交流往來日漸頻繁,也造成許多原先被塵封的問題與紛爭浮出水面。自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美國政府有意指使將製造工廠移出中國,尤其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他們有更加充分的理由將其移往他地。而主要的轉移目標除了印度以外,就是與中國緊鄰的東南亞。
今年九月美國總統拜登訪問越南,其主要的討論包括將兩國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並聯合聲明將「創新」作為戰略合作之一,包括半導體產業在其中,同時也力挺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至印度、墨西哥、與越南。當時有媒體分析,拜登此行戰略意味濃厚,企圖削弱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與其自身的實力。
然而,就在今年年底,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本月中也到越南進行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習近平在這次的訪問當中承諾中國將提供先進的鐵路技術來協助越南的基礎交通建設發展,由此可見,習近平希望藉由對於基礎建設的投資來鞏固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尤其越南在現今的全球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關鍵。不過,中國這次的國事訪問卻引發了越南人民憤怒的情緒,主要原因在於中越之間在南海區域的爭議。
事實上,習近平已經有六年之久未到越南訪問,今年在美國總統訪問完越南之後沒多久便進行國事訪問,顯然是為了與美國爭奪在東南亞的戰略影響力。在東南亞國家中,由於歷史殖民與戰爭因素等等,越南相較於其他國家反華意識較為強烈,再加上中國與越南在南海的相關歸屬權問題至今仍懸而未決,過去甚至還發生過嚴重的衝突,導致兩國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非常友好,越南甚至曾抵抗加入習近平所提出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一帶一路」。
從人民的反應以及中國在國事訪問當中所提出的相關合作,可以觀察到下列幾點:首先,中國相對於美國,還是處於一個較為被動的位置,有些行動總在美國之後,讓人感覺有一些補救的意味。再者,中國與越南之間存在的問題並不是非常好解決甚至可以稱得上「棘手」,除了南海以外,還有一些河流…等等,想要促進兩國之間的關係仍有一段長路。最後,中國相較於美國無論是在地理位置或是文化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中國自身仍保有一定的實力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面對供應鏈的轉移,以技術、自然資源與金錢作為籌碼來與越南進行談判或合作,中國未必不具優勢。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自主學習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