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倒數5天,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8日投書《經濟學人》,指出台灣必須開創第三條路,自己為倡導改變台灣的政治精神,於2019年成立了台灣民眾黨(TPP),強調為了超越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對立,台灣需要更加務實、科學和理性的策略,為台灣開出3張國政處方簽。
柯文哲表示,自己於2014年結束30年急診外科醫生的職涯,並成為首位以無黨籍當選的台北市市長。2018年,他面對台灣2大政黨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夾殺,仍再度當選。他強調自己在這2大黨過去24年間輪流執政,且都有國會過半同時掌握行政和立法權的經驗下再度勝選,象徵著台灣民眾普遍對長期主導政治格局的2黨制缺乏信心。
柯文哲表示,他為倡導改變台灣的政治精神,於2019年成立民眾黨,並競逐2024年1月13日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台灣民眾黨的成立基於對台灣2黨制的深刻認識,目前90%的台灣人傾向維持現狀,但2大黨不僅在統一或獨立議題上操弄意識形態,其背後又隱藏著腐敗問題。因此,民眾黨希望在制定政策時,應符合國內外的實情變化,從而改善該制度造成的低效率問題。
柯文哲強調,台灣需要「第三條道路」,一條超越傳統黨派政治,走向以敏銳的、基於證據的政策制定為特徵的未來。台灣就像一位在加護病房的病人,為了應對當前的挑戰、恢復信心並持續增強自身,台灣迫切需要3張國政處方箋。
首先為務實的經濟發展。柯文哲認為政府必須努力解決台灣產業的短缺問題,包含水、電、土地、勞力與人才,面對最急迫的能源供應議題,他會利用核能作為過渡,走向符合未來趨勢的可再生能源。政府應培養創新和創業文化,引導中小企業完成現代化轉型,例如提供AI培訓課程,這是一項意在提高這些企業競爭力的戰略措施,為台灣創造更多的「隱形冠軍」,並與全球知名公司組成共生共榮的產業鏈。同時,柯文哲表示台灣應積極申請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如CPTPP和RCEP,這些組織占台灣貿易量的57%,以解決非會員國在此情況下所面臨的關稅問題。
此外,政府必須迅速制定他提出的經濟安全法案以保護關鍵技術,通過將台灣在資訊通訊技術方面的專長,特別是在先進半導體製造業中占據主導地位(擁有全球90%以上的10奈米以下邏輯晶片),轉移到其他高科技產業,如此一來才能預防意外的經濟衝擊,並在全球經濟中保持領先地位。
主張募兵為主、徵兵為輔 柯文哲:制定科學、實戰、專業訓練
柯文哲的第二張國政處方箋是科學的國防準備,為了建立滿足軍事威懾需求的國防能力,民眾黨會把國防預算從目前的2.5%提高到台灣GDP的3%,延續「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政策,同時繼續購買符合台灣戰略目標的國防武器,並投資於國防工業,以確保台灣國防自主,也會利用民間技術知識,發揮台灣的創新能力,專注於無人機、人工智能和導彈系統等強大領域的研發。
柯文哲也表示,在台灣的國防發展方面應偏向資通電軍、不對稱戰爭、空軍及海軍,而發展這些高技術兵種也不是一年役期就夠,所以他主張台灣應該是募兵為主,徵兵為輔,同時應該制定科學化、實戰化、專業化的訓練方式。應對國防策略做出上述調整,以實現確保國家安全與韌性之願景,正如孫子所說:「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柯文哲提出的第三張國政處方箋是更理性的兩岸交流。所謂兩岸關係不僅是台灣與台灣海峽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實上,兩岸關係亦囊括太平洋兩岸,必須在中美對抗的國際局勢下,思考台灣的應對之道。在這個關係裡,和平才能「三贏」,衝突就是「三輸」。
柯文哲表示,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盟邦;美台在安全議題、經貿關係,以及民主價值上都有密切關係。未來我仍然會持續與美國深化合作關係。同時他認為,美台交流有助於讓印太地區的國家看見台灣,拓展台灣與世界的連結。
兩岸政策的部分,柯文哲表示自己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確保台灣人民繼續保有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與政治制度,並以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的「5個互相」原則,促進交流,增加善意,減少風險,實現「台灣自主,兩岸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