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選舉間,或者選後的承平時期,政黨與政治人物誰能掌握時事議題、輿論風向的話語權,就能夠主導重大事件的走向。
2024選後國會三黨不過半,可為前所未見的局面,藍綠白三黨之間的競合關係極為複雜:選前藍白合不成,沒有成為盟友,藍白又共同抗衡綠,藍綠之間長期兩黨政治相互制衡,綠白又在短短幾年內從合作到翻臉。缺乏信任基礎,各自政黨任誰來操盤此局,都是相當棘手且需要豐富經驗與政治智慧。
而眼下最重要的一局,是2月1日新科立委就職後隨即要選出的第十一屆立院龍頭,立法院長掌握議程安排的決定權,自然是兵家必爭之地。首先發號司令的是民眾黨,在選後第一個工作日,8位新科立委就浩浩蕩蕩召開記者會,提出四大國會改革訴求;先不論這四大訴求的各種爭議與不可行性,民眾黨快動作的目的就是要搶下話語權,畫出這場龍頭之爭的戰場邊界,並引藍綠兩君入甕。
民眾黨的新科立委,就如同他們在選舉期間號召的小草一樣,都是政治素人小白,也許充滿理想卻毫無經驗,而且選後黨內權力鬥爭消息不斷傳出,不論是雙黃之間誰來主導,或者改革派的質疑浪潮,都讓白營各種決策缺乏綜觀思考與沙盤推演;因此毫不意外的,藍綠對於民眾黨的四大訴求完全不予理會。
旋即藍營的不分區第一名韓國瑜出手,推出韓江配(韓國瑜、江啓臣)立下團進團出的關鍵原則,並開放唯一但書是讓民眾黨擔任副手。此舉一出,藍營已掌握了這場戰役的主導權,韓江配討論的熱度,包含韓國瑜快刀斬亂麻避免黨內紛爭、氣度與高度再次快速凝聚整合藍軍的團結,將白營提出的訴求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化解,反而拋出合作橄欖枝,換民眾黨要接球是否願意在野合作,共同監督執政黨。
至於民進黨為何在此役遲遲沒有動作,關鍵原因在於,綠營的策略是越少討論熱度,就越能夠運作「私下喬」。因為如果白營沒有明確支持藍、綠,那綠營取得院長的策略就是要多搶3票(藍54、綠51),而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以新一代喬王立足政壇,當然希望一切都在檯面下處理,反正立院正副院長選舉,依舊維持不記名投票,藍綠白各家能否票票入匭,仍有很大的運作空間。
不過國民黨這次開大門走大路,黨中央到黨團展現出特殊的默契,延續選舉期間的團戰風格,這點是值得關注的。而且,最早推派出人選搶下時機點,韓江配在政界、社會上的評價又可圈可點,帶給人民新的氣象與選擇。反觀綠營只想要私底下喬,還有白營的沒有進入狀況,很顯然國會龍頭這一局,將會由藍軍所拿下。
*作者為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