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2022年主張軍機伴飛裴洛西的新華社前總編胡錫進都明白對台喊打聲音的危險所在,所以最近轉變口吻寫道:「喊打成為網上輿論場的某種『愛國高地』,誰不支持立即打,常被說成『綏靖主義』甚至『投降主義』。在一個充滿地緣政治鬥爭的世界上,每個國家和社會都需要有幾隻敢放豪言的鷹,但這種聲音又不能無限度膨脹、擴能,否則就會對國家決策的公共輿論氛圍造成異化,虛構出並不真實的普遍民意,那將不利於國家決策的穩健實施。」因此,理性來說,兩岸還是會暫時保持劍拔弩張卻不至相互駁火的地步。
大陸國台辦在台灣大選後的第一次記者會上就直接言明,台灣選舉結果充分表明,「民進黨代表不了台灣,代表不了全體台灣同胞」。「下架民進黨,反對台獨,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離是島內『主流民意』」。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在回答今年兩岸整體關係展望時說,陸方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持續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擴大兩岸人員往來,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
顯然大陸當前因為台灣還是有六成民意並不支持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暫時不至於對台灣採取過於激烈的軍事或圍台行動,北京方面更是了解對台工作應該放在中國發展大局的視角來思考,要了解台灣人心變化,要保持政策的靈活性。從30多年前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的經貿、文化聯繫日漸深入,大陸的影視文化和抖音短視頻文化已經開始吸引台灣年輕一代。這都是為兩岸融合發展、和平統一注入助力。事緩則圓,大陸應著眼於未來。當大陸的改革開放與現代化事業不斷向前,當大陸民族情感的感召力、文化的吸引力、經濟的融合力持續提升之後,不但兩岸問題有望理想解決,而且一個讓多數人期待的中國將會成為台灣人民的希望。
因此,台灣大選之後雖然由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仍應該繼續進行各種交流,民進黨政府更不應該動不動就將兩岸交流活動,視為是大陸對台統戰工作,若沒有交流溝通,就會讓歧見越來越擴大、誤解越來越深。在交流之後,台灣在野力量更應該推動兩岸的和平談判,讓兩岸主政者能夠在和平、對等的條件下持續對話,不要讓兩岸經濟貿易形成對抗的壁壘,更不能讓兩岸的交流成為不可跨越的鴻溝,台海才能不至於發生戰爭,未來兩岸才能有和解、共享繁榮的一天。
賴清德自認為「務實台獨工作者」,大陸或美國也都把他界定為「台灣獨立追求者」,美國著力於防範賴清德成為脫韁野馬,深怕被拖進台海的衝突中,而大陸則伸展筋骨等待時機,待機會來臨時不錯過機會完成統一大業。依賴清德的人格特質,固執又好不掩飾伸展其意志,故極易在其任內給大陸出師有名的機會,賴清德自認最能維持兩岸和平,若真要實現諾言,便應徹底客觀檢討自己的願望與現實世界的局勢是否相違悖,自身實力能否完成自己的願望或尚需外力的協助,外力是否可靠,檢討時必須冷靜客觀,不含有個人的慾望,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如帶有一絲慾望去思索,猶如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世事,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以調整自己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