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一本《品嘗的科學》(Tasty : The Art and Science of What We Eat ),把我給嚇了一大跳,裡面描述到科學上對味覺的理解,根本和我們(筆者是六年級生)小時候學校學的完全不一樣。
如果你覺得科技的發現和發明是「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那可以看看這本書,基本上「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就是鬼扯一句,就從「味覺」的科學分析來看,我們小時候讀的那些根本是完全錯誤,2000年前後因為採用遺傳因子的新發現有了突破,才讓人類對味覺的認知有通盤性的改變,根本不是從我們小時候學的那些「發展、精進」出來的。
面對全新沒面對過的狀況,迷信經驗往往會陷入「當機」
「經驗」在要處理的問題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其實是非常好用的東西,但也因為太好用,習慣用「經驗」應對問題的人,在面對全新沒面對過的狀況,往往會陷入「當機」,甚至會執著地認為只是誤用「往例」,只要找到正確的「經驗」仍是可以把問題給解決掉。
台灣會有那麼多人執著於「經驗萬用論」,是因為我們是出自於那個位於東亞大陸季風氣候區的定耕民族。季風顧名思義就是季節風,又稱為信風,對於古代對於自然環境觀察已小有成就的人類來說,這種風每年固定時間就會報到,帶來豐沛溫暖的水氣或是嚴寒的乾燥空氣。
如果你還沒把學校教的地理、地科知識還給老師,必定知道在地球人所感受到的各種不同氣候,和你所處位置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的民族進入「定耕」──在固定的位置耕作而不像遊牧、遊耕民族整天南南北北跑來跑去,你感受到的氣候基本上是以年為周期在固定變化,甚至在季風季候區因為「有信用的風」,這些估算是可以相當準確地算到誤差低到以「日」為單位(相對的,遊牧、遊耕民族往往「遊」一段距離,就會跑到另一個氣候循環區域)。
於是農民只要熟悉每年信風來臨的節奏,就可以精確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甚至新的一年剛才開始,就能把一整年該做的事情先規劃好,然後按照規劃好的計畫按時實施。
和選前、和4年前、8年前選後沒兩樣的建議
這種每年按照同樣的規劃做事情的方式,甚至會影響到其他非務農職業的人,像是賣農具的手工業者,就可以按照農人耕種的時序,提供對應的農具;從事典當等金融服務的人,也大概都可以預想到客戶幾時需要錢、幾時有錢來贖當。如此一來,這個社會對於「經驗」的重視,就會遠超過在其他氣候區以其他產業做為生計的民族。
然而人類進入工業化社會之後,人類運用新科技導致的問題往往沒有前例可循(例如蓋工廠出現的汙染問題、居住太過密集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經驗無用」的情況屢屢可見,只是「經驗萬用」的慣性仍未完全去除,可怕的是,這種慣性往往導致問題永遠無法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