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身分就是認同?一錯幾十年的大雜燴民調!

2024-01-29 07:10

? 人氣

在研究實務上,不論探討的是何種認同,典型的提問方式都是著眼於第二個層次,包括國家或民族認同、種族(race)或族群(ethnic)認同、和自我(self)認同等等都是如此。例如,Huddy & Khatib (2007)探討美國人的國家認同時使用了4道題,包括「身為美國人這件事對您有多麼重要」,和「談到美國人時,您經常用『我們』而非『他們』到什麼程度」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用身分代表認同,問題可大可小

雖然台灣民意基金會所探討的其實只是「身分」這個層次,但既然身分是identity這個英文字在字典中的第一個定義,因此意圖狡辯而往「小」的來說,identity一詞確實可以譯成認同,而民族身分也確實可以稱為民族認同,於是該民調的內容就沒啥可挑剔的。

但往「大」的來說,該民調的內容堪稱「全錯」。顯然,在認同研究當中,身分層次只是起點,對這個身分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才是重點。想像一下,你對台積電員工調查後發現,全體都自認是「台積電人」,這個發現有意義嗎?

或許早期的民調設計者也知道這個問題,所以把作答選項硬生生的拆成台灣人和中國人,但這個抉擇卻衍生更糟糕的結果──「民族」一詞也有許多不同的涵義,常見的區分包括國家主權、地緣關係、種族血緣、和語言文化等。而在「台灣國」迄今尚未誕生之下,這種拆解方式等於是要求民眾同時考慮國家主權和地緣關係,而且還遺漏了種族血緣和語言文化等

由於把認同狹隘的界定成身分,該民調犯了抽樣適足性(sampling adequacy)不足的毛病,提問內容不足以充分反映認同一詞的完整內涵,所取得的資料自然缺乏代表性與參考價值。又由於把作答選項硬生生的拆成台灣人和中國人,等於是探討民眾比較喜歡用國家主權或地緣關係來界定自己的身分,而且還衍生了下一節所述的兩個大問題。

語意不清且作答選項不足

讀過「研究方法」書籍的人都知道,問卷設計通常占了一整章,重點多到幾乎沒有人能夠全部記住。然而,至少在個別問題的設計上,大多數人都會記住「語意清晰」和「作答選項互斥且窮盡」這兩個基本要求。

「語意清晰」是指不能讓受訪者搞不清楚題意,「作答選項互斥且窮盡」則是指必定有一個也只有一個答案符合個別受訪者的狀況。然而,前述相沿成習的認同民調並沒有遵守這兩個基本要求,致使受訪者必須自行理解題意然後作答,而可能的後果之一是,問卷設計者心中的意思可能和受訪者實際的理解不一樣!

老實說,我並不知道歷年的台灣認同研究原始題意為何,但「您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這句話,顯然犯了語意不清的毛病。例如,「中國人」當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但是否包括「中華民國的人民」呢?同理,將「台灣人」和「中國人」並列,那麼究竟是指「台灣國的人民」,還是指「出生或居住在台灣的人民」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