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自然科學與經濟學的對話:從腦科學看投資

2024-02-02 14:37

? 人氣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博士。(圖片來源:焦傳金博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博士。(圖片來源:焦傳金博士)

Two Money Lovers Podcast 預計在 2/4 與 2/11 推出 EP46 與 EP47。這次我們有幸邀請到之前非常受歡迎的來賓:深受清華大學學生喜愛的現任清大特聘教授,同時也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焦傳金館長。他將陪伴我們度過一個愉快的新年特別節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4 EP46 情緒腦對投資很重要?

這次的訪談將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經濟學的分析,我們還將從腦科學的角度來探討一些議題。特別是,額葉眼眶面皮質是否對我們的決策產生影響呢?具體來說,這對投資決策有何影響呢?

「理性」與「感性」對於決策同等重要。無法做決定的人真實案例:「額葉眼眶面皮質」受損的病人 EVR,能夠分析複雜財經問題,記憶力及智商也沒有變差,但他無法下決定,即使是芝麻大的小事。(說明:腦不同區域負責不同功能。)

感受不到情緒,沒有使人更加理性。情緒實際上在決策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當我們試圖與自己的情感脫鉤時,即使是最不重要的決策也可能變得艱難。

一顆不能感覺的腦,就不能下定決心。美國著名神經科學家 Joseph LeDoux 指出:「意識腦可能會博得全副的注意力,但意識只是腦袋工作裡的一小部分,而且是在意識腦之下運作的那些部位的奴隸。」我們的「思想」大多是讓我們的感情帶著跑的情緒,讓我們的頭腦更有效率。

四分衛怎麼判斷把球傳給誰?棒球打擊手如何決定要不要揮棒?導演如何在幾秒鐘之內決定演員人選?有 Fu 就對了!這些決策在科學上是如何解釋的?真實世界知道何時該理性思考,何時該感情用事呢?聽一聽焦館長從科學角度該如何解釋並提供實用建議!

2/11 EP47 自然科學分析效率市場

凱因斯學派認為,由於存在貨幣幻覺,即使發生物價下降,勞工也不願意調降自己的名目工資,這種工資僵固性(Wage Rigidity)導致了失業的產生。古典經濟學派否認貨幣幻覺的存在,因此在經濟學學派中,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在這一集的訪談中,我們將與焦傳金館長探討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貨幣幻覺。近期,德國波昂大學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學者完成了一項實驗,追蹤腦部決策中樞對貨幣幻覺的反應。當受試者看到虛假的收益時,腹內側前葉皮質(VMPFC)會變得活躍。

貨幣幻覺指的是人們只看到貨幣的名目價值,而非實際價值。對於這種現象,在科學上該如何解釋呢?如果這是真的,對傳統效率市場會有何影響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Eugene Fama 於 1970 年提出了「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來描述金融市場。他主張,在金融市場中,資產價格能充分反映有關資產的所有可用訊息。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羅聞全教授則認為,雖然效率市場假說能解釋人類的若干行為,但並不夠完整;行為金融學亦無法提供充分解釋。他主張,我們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論,既能解釋市場為何有效率,又能解釋為何人們會出現「非理性行為」。

羅聞全教授認為經濟行為是人類行為的一部分,而人類行為則是經過長時間且在不同環境中演化而來的產物。因此,他認為最好透過生物學的角度來檢視經濟行為。

在 2004 年,他借用了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提出了「適應性市場假說」(Adaptive Market Hypothesis)。

我們將整合這些跨學科的科普知識,並輕鬆聊聊對我們生活的啟發。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Two Money Lovers 經濟學不是萬能但有用」,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洪國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