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在「正常情況」下,依政黨席次比例,「毫無意外」的選舉韓國瑜出任立法院長。使得立法院成為中國國民黨最具政治實權的權力核心,相對弱勢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權力的天平下,再加以明年九月任期屆滿前,沒有舉辦任何選舉,國人的目光焦點自然集中在立法院,而藍營支持者對於國民黨改革的寄望,也自然投射在韓國瑜身上。因此,不管韓國瑜主觀意願如何,他與朱立倫分庭抗禮的局面,勢將成為必然,而「兩個黨中央」也於焉成形。
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既便過程充滿「政治算計」與「利益分贓」,但是,在民進黨「立場、原則不會喪失」的情況下,沒有風雲詭譎、意料之外,少了政客們的算計與謀策,行禮如儀的選出韓國瑜與江啟臣出任國會正副議長。但選前綠白的「密室交易」仍餘波盪漾。
新國會中,國民黨居多數,擁有五十二席,加之無黨籍相對與國民黨友好,一旦加入黨團運作,席次上遠超民進黨的五十一席,與民眾黨的八席。儘管如此,未來四年,任何觸及「修憲」的議案,仍難付諸實現。因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需有廿九位立委提議,八十五位立委出席,六十四位同意,始能提出憲法修正案。案經公告半年後,交付全民複決,有效票需達選舉人半數,方可通過。職是之故,國民黨還差十席才能主導修憲。
因此,總統大選期間,各黨侯選人所提修憲方案,除了「騙取選票」的功能外,幾無可能發生。既便如此,仍無礙立法院成為國人矚目之所在,這也是傅崑萁力爭黨團總召原因之所在,更是韓國瑜越過朱立倫,逕自對外宣布搭檔人選的理由之所在。
立法院長的角色,在中華民國憲法與憲法增修條文的規範中,僅六十個字。概略為:立法院設院長,由委員互選;總統解散國會前諮詢院長。其他則訂於立院職權行使法、立院組織法、立委行為法及立院議事規則等。舉其大端為綜理院務、主持院會、中立義務。
至於為維護中立立場,立法院長是否應該退出政黨活動呢?2016年蔡英文首次當選總統,由於國會居過半席次,她要求立法院長「退出政黨活動」、「不擔任黨職」及「不參加黨政協調平台」等所謂的「中立三原則」。
但國民黨則無此要求。王金平在2000年,以立法院長的身份,擔任連戰的國民黨副主席;2005年,又以立法院長之尊,與馬英九競逐國民黨主席,其間爆發著名的「馬王之爭」。
既有往例,韓國瑜出任立法院長,仍有機會參與黨內事務,同時,以其政治份量,不僅不亞於朱立倫,甚而超越朱立倫。畢竟,在朱立倫所餘一年七個月任期中,台灣地區沒有舉辦任何一場選舉,因此,以發展組織、建構論述及培養人才而為選舉機器的黨中央,形同「休眠」階段。國民黨的政治重心,註定要落在韓國瑜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