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賴幸媛的第2次「誤判」,則是兩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進度。那時社會輿論認為兩岸速度快了點,不至於一下子就進展到這項重大協議,應該還會拖延一陣子;但萬萬沒想到,賴幸媛突破萬難、披荊斬棘,竟然能夠簽成讓台灣社會受惠至今的ECFA,建立了這個維繫兩岸經貿和社會間的臍帶。後來才知道,原來背後有「德立管道」扮演幕後功臣。
賴幸媛是關鍵時期的關鍵人物,施威全跟我說:「賴幸媛是政治邊緣,政策核心」、「對協商策略和細節很天才,抓得很緊」。賴幸媛也跟我說:「有時回頭一想,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在歷史潮流當中,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扮演這麼關鍵的角色?而且造成了很多的改變。」怎麼也沒想到,居然成了任期幹最久的陸委會主委(附註),甚至於戰功彪炳。
賴幸媛常對我說,在陸委會期間,她完全沒有投降的時刻,因此布局能力和策略很重要,必須要 Agenda Setting(設定議程),要有步驟、有策略,要讓對方來配合我們的議程,而不是我們去配合對方的議程,掌握議題的主動權。習近平對台政策一再說「要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但賴幸媛認為,我們要扮演關鍵力量,拿到兩岸關係的主導權。
上任之初,北京當局對賴幸媛的人事安排有意見時,有中共官員私下問我駐港代表:「為什麼會這樣子?」駐港代表回說:「這是讓台灣人民有絕對的安全感。」如同有次馬英九在總統府邀請學者小型座談對話,有重量級的學者跟馬說:「你會有第2任,是賴幸媛幫你擋第1任。因為你任命了賴幸媛,讓台灣人民有絕對的安全感,所以投了你第2任的票。」據說馬英九為此深感得意,因為找賴幸媛就是他的點子。
除了Agenda Setting,賴幸媛也很強調「兩岸制度化」。特別的是,賴幸媛政策思維的邏輯嚴謹,她的布局能力很強,有謀略膽識,設定目標後,會很有策略地去逐步完成。賴幸媛說:「兩岸很多是有可能的,雖然過程充滿困難和挫折,但只要目標清楚、有策略,不斷努力地 engage,是有可能達到目標的,如同追求和平需要努力。」可惜的是,兩岸和平的前景蒙塵。
賴幸媛留下了什麼歷史遺產?不只有 ECFA,還有兩岸共打、港澳辦正名、兩岸投保、陸配權益改革、醫藥衛生合作、農產品檢疫檢驗……,十年一瞬,回首來時路,一件又一件都是影響深遠的里程碑。蔡英文曾說 ECFA 是「糖衣毒藥」,也說是「喪權辱國的不對稱條約」,而今執政後,綠營把兩岸服貿批得一文不值,但就是不敢輕言廢掉 ECFA。因為 ECFA 及其後續協議所代表的精神,不只是台灣可從中獲得兩岸經濟紅利,而且是台灣社會自我保護的兩岸和平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