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促轉會「東廠事發」之後,雖不敢說侯友宜已經穩當選,可是原本就落後的蘇貞昌,往後已經不可能期待任何形式的「奇兵」取勝——只能以步兵仰攻高處敵軍,勝算很低、很低。
《孫子兵法》在第一篇〈始計〉就講明白:兵者,詭道也。易言之,兵凶戰危是不能講道德的,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酷。詭道當然就不是正道。那麼,張天欽的作為難道是合於兵法道理的嗎?不,〈始計〉在前述那句之後,說了「乃為之勢,以佐其外」,意思是軍人只管對外張大勢力,軍人不干政的。這裡的「外」字,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個外字用法相同,意思是政治也不要干預軍事。而張天欽是政務官,企圖濫用法律賦予政府機關的權力,去影響選情,是肯定不合兵法道理的。
無論如何,張天欽在被曝光錄音帶中所言,還真符合〈始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心法,而蘇貞昌的選情還真需要這種「天降奇兵」幫助。但是,誠如台灣諺語「雞蛋再密也有縫」,即使沒有錄音帶曝光,將來還是會真相大白的。而這次有與會人員不願內疚神明,除了是民進黨賊星該敗之外,又符合《孫子兵法‧形篇》: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
《孫子兵法》這兩句係跟隨「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而來。所謂「不可勝」指的是先佔形勢要點,讓敵方難以進攻,然後等待敵方露出破綻,才出兵攻擊他的「軟肋」。
用在選戰,就是先決條件為自己沒有致命缺點,並且擁有高民調優勢,讓對手始終找不到可以攻擊的要害。這是所有現任者擁有的優勢:知名度通常比挑戰者高,只要施政沒有大缺失,就可以「先為不可勝」(讓敵方「不能勝」),這是主觀可以做到的,但對手有沒有「軟肋」讓我方「可勝」,就不是我方可以製造出來。但是在選戰卻有製造出來的對手軟肋,那就是栽贓/抹黑,算是「奇兵」的一類,但這種「奇兵」基本上不道德也不合法,不可能轉為「正兵」,無法做「奇正相生」的運用。
這就是促轉會「東廠事發」造成蘇貞昌的困境:不但促轉會「奇兵」失效,以後任何對侯友宜人格的攻擊,不論是否為真,侯友宜都可以一句「東廠又來了」化解。有道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松柏不凋,金剛不壞。」,由於「東廠事發」使得侯友宜從此金剛不壞,只怕是蘇貞昌從來沒有想到的。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刊〈孫子兵法看選戰〉之十三。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