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員怕見綠營高官像怕「鬼」
一葉知秋,兩岸議題極其敏感,姚人多就算頂著「欽差大臣」的身分,直接站上第一線處理兩岸事務,也只能低調再低調。為免無端生波,完全拒絕接受媒體邀訪,談論任何兩岸事務。
由於中共官員視「見民進黨高官像見到鬼」,就算有互動也只能轉為「地下工作」。
據瞭解,姚人多將不少心力放在與台商的「盤撋」,瞭解台商心聲。生意人通常是三杯黃湯下肚,話匣子才打開,這位文膽近來頻練酒膽。據轉述,姚人多私下表示:「如果有機會,很願意到中國大陸參訪台商企業,瞭解台商在中國大陸實際經營情況。」就是不知道這樣的善意釋出,傳不傳得到對岸高層的耳中。
更何況蔡英文在兩岸事務上自始至終採取一條鞭的方式,蔡的意志早已定調兩岸採取防守戰式──不想得罪老共。就算姚人多一身是膽,也得聽從大老闆的意思。也因此,蔡英文將姚人多放到海基會,究竟想幹什麼或想發揮什麼功能,不要說外界存疑,連海基會內部都在觀望。
桌椅已擺好,門打開隨時可以談
「話不能這樣說,蔡英文任命姚人多到海基會,本身就具有象徵性的意義。」一位觀察並實際涉獵兩岸事務多年的官員舉例,二○一五年十一月,馬英九與習近平以兩岸領導人的身分會面,在消息曝光前,「有誰會相信那時候會有馬習會!」
這位人士分析,一四年三月除了剛歷經太陽花學運,當年八月又發生馬政府公開指控自己任命的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是共諜,「這對兩岸互動是很大的傷害,這個動作本身就是撕破臉。」這位人士指出,外界如果去翻翻一五年的新聞資料,「兩邊罵來罵去,兩岸關係壞到不能再壞了。」在那樣的氛圍下,加上一五年底總統大選幾乎大勢底定,卻突然迸出馬習會,「很多事情瞬息萬變的。」
這位人士認為,我們這邊就是隨時做好準備,陣勢就是要擺著;對方要不要把門打開,我們不知道,但這邊桌椅都已經擺好了,表達出願意跟對岸談的態度,「這本身就是一種姿態。」
「冷衙門」1年的服務案件仍逾35萬件
今年3月間,卸下陸委會主委的張小月接下海基會董事長的職務,她在董事會中除了感謝董事支持,還開宗明義說:「有人說,兩岸現在沒有進行溝通協商,今後董事長是不是會『櫻櫻美代子』。」「海基會的工作,除了協商之外,還有很多服務的項目,一年的服務案件超過35萬件。」
蔡政府上台後,中國斷絕跟台灣官方的一切往來,不過兩岸民間往來「馬照跑、舞照跳」。當然,兩岸人民往來過程中的緊急事故,「每天都在發生」,各種疑難雜症超乎外界想像。
官員指出,除了兩岸文書驗證是海基會業務基本款,舉凡台灣人在中國失蹤、失聯、被扣押、旅遊意外、緊急生病;乃至台人被關出獄沒錢沒證件、老台流想要告老還鄉,全得靠海基會幫忙張羅,說海基會是「保姆」可能頗貼近事實。
藍營執政時期,兩會仍有互通,海基會正式發函給海協會後,海協會會將案件轉給相關單位;蔡政府上台後,海基會遇事還是會進行一個傳真的SOP動作,只是對方會已讀不回,但私下還是會將案件轉給當地公安或相關單位,並刻意透過其他管道回覆給當事人,就是要跳過海基會。
為爭取時效,海基會也會想辦法另闢管道救人,例如透過在中國各地方近150個台商協會幫忙打聽及協助。
不過,海協會這種「拐個彎」的辦事方式,也屢屢造成憾事。例如,先前一位陸生在台發生嚴重車禍,在加護病房彌留,海基會立即告知海協會,但因海協會要「輾轉回」,光這半天、一天的延誤,這位陸生沒能見到親人的最後一面。
一、兩年前不少台灣電信詐騙犯被中國強行抓到中國服監,若干犯行較輕的「車手」,近期陸續出獄,這些人不但沒錢,又因為是從第三國被抓去,根本沒有台胞證,最後都靠海基會協助處理。
更令人唏噓的是,兩岸交流多年也造就不少經商或工作失敗、顏面無光而流落異鄉的「台流」,如今年紀大,有的身患重病,有的身無分文,有的當年拋家棄子,甚至在中國養小三,台灣家人不願理會……,海基會除了協助返台,甚至還要代尋安養機構收留;盤纏部分,有些則靠熱心的台商贊助,這些同胞才得以返鄉。
從這些發生在兩岸人民身上各式各樣的故事,是誰說的兩岸一家親呢!(紀淑芳)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