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年台灣為何較晚解封?羅一鈞當《一日客座總編輯》坦言這點沒做好

2024-03-27 11:59

? 人氣

羅一鈞也分享,就他個人而言,在這疫情3年多來最大的收穫與學習,就是瞭解到「溝通」的重要性,「因為唯有溝通到位,防疫團隊才能持續獲得人民的信任。」「否則,所謂的防疫政策推動,到頭來很有可能會愈做愈辛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00830-桃園國際機場一景,受疫情影響航班大幅取消。(盧逸峰攝)
台灣在防疫的管制措施中,禁止民眾任意出國,或是強制隔離期間禁止接觸家人,引發限制人權的疑慮。圖為受疫情影響航班大幅取消。(資料照,盧逸峰攝)

台灣為何拖到2022才解封?羅一鈞曝關鍵在於醫療量能

然而整體上來說,台灣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又學習到了什麼經驗呢?羅一鈞表示,相關研究顯示,在最嚴格的防疫管控措施中,多數人只能「撐」12到15個月就會出現防疫疲乏,也因此新加坡等多國早在2021秋冬Delta病毒還在流行時就解封了;台灣則基於種種考量,尤其因為不希望染疫人數過多,造成醫療院所的癱瘓,故直到2022年春夏Omicron流行的尾聲,才徹底解封與病毒共存。即使如此,台灣還是比中國更早開放。至於這樣的防疫策略究竟是成功或是不成功,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台灣另一個不同於多數國家的做法,是特別重視與媒體的溝通,以確保防疫政策的公開與透明。羅一鈞說,放眼世界各國,恐怕極少有國家能跟台灣一樣,做到每天由指揮中心指揮官親自主場直播記者會,且每場都開放媒體問到飽。惟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的防疫記者會從早期的萬眾矚目,後期確實漸漸走到一個民眾幾乎不反應的階段。這也是在告訴我們,疫情記者會不能只講數據、講防疫,還需要更多元的面向,進而直接回應與走入人們的生活。

羅一鈞認為,台灣第3個學到的事是,防疫不應該只是防疫指揮中心或是疾管署的事。未來若再有疫情發生,衛生單位應該結合更多相關部會、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參與,這樣制訂決策才會更周全。

20210122-疫情延燒,陸軍化學兵近日在桃園醫院跟周邊鄰里消毒。(軍聞社提供)
台灣則基於不希望染疫人數過多,造成醫療院所的癱瘓,故直到2022年春夏Omicron流行的尾聲,才徹底解封與病毒共存。(資料照,軍聞社提供)

秋冬免疫負債來襲 羅一鈞:流感疫苗應打好打滿

在這場「總編輯會議」的最後,羅一鈞呼籲,雖然現在新冠疫情已相對緩和,但過去3年多累積的免疫負債,令近日流感、腺病毒、肺炎鏈菌等呼吸道病毒與細菌傾巢而出,其對民眾建康造成的威脅不可輕忽。而疫苗是預防各項傳染病最好的方式,希望民眾各種該打的疫苗都應打好打滿,這樣才能保護自己與家人。

展望未來,羅一鈞務實的說,各種源自環境與動物的未知病原實在是太多了;影響所及,雖然不知是何時,但新冠之後,下一場全球性疫情的到來,恐怕還是很難避免。但國人也無須為此驚慌,因為台灣國民的防疫素養正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也是我們未來對抗任何形式與規模的傳染病,最堅實且有效的武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