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日前傳出將終止已長達10年的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放棄研發電動車並轉而投入人工智慧(AI)的發展。對此,媒體人唐湘龍於網路節目《觀點│正經龍鳳配》分析,蘋果放棄發展電動車,是受到華為在手機市場取得領先所打擊,且電動車市場已成紅海,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情勢下,蘋果電動車製造量能不足、技術也無法突破,中國品牌比亞迪更壟斷了電動車市場。
唐湘龍指出,蘋果作為手機主要製造商,在iphone出現之後改變了全世界,更因此成為美國國家品牌與象徵,如今選擇放棄發展電動車,不僅蘋果企業形象受損,對美國打擊也非常大。唐湘龍表示,過去1年蘋果和其他6家公司合計佔美國股市30%,但7巨頭之一的蘋果股價反而下跌,遭遇到的困難不是電動車,而是2023年8月28日華為發表5G手機「mate 60 pro」,甚至聲稱突破美國封鎖、技術「遙遙領先」,掀起一陣討論,導致蘋果過去半年完全活在華為的陰影之下。
唐湘龍表示,解封後的中國是商業科技大爆發的時期,蘋果將繼續面對華為在許多領域的挑戰,加上中國電動車廠商比亞迪興起,甚至就連向來驕傲的馬斯克都說「10年以後的電動車市場,除了他的特斯拉之外,其他的都是中國品牌」。
現有技術難突破 陳鳳馨:電動車市場已成「紅海」
唐湘龍提到,蘋果在企業的發展史上面,不是每樣產品都成功,近期熱度高的蘋果Vision Pro,在相關領域似乎走在較前端,但普及率不高;至於泰坦計畫原本是頻果的旗艦計畫之一,因為蘋果看見電動車在未來的發展,甚至宣布終止「泰坦計畫」前一個月,蘋果才以2028年交付第一台電動車為目標。
談及蘋果放棄「泰坦計畫」的原因,媒體人陳鳳馨分析,蘋果希望做出技術的突破,但他自己做不到,因為需要很強大的製作能量來協助,鴻海曾表示他們做得到,但製造量能很大部份要在中國,偏偏現在中美關係微妙,全面依賴中國製作電動車,在政治方面不可行;且經過10年下來,他們也很確定現有技術無法突破,電動車市場已經變成紅海市場,競爭太過激烈。
「歐美現在出現了中國電動車恐懼。」陳鳳馨指出,這個現象在歐洲很明顯,近期日內瓦車展正在舉行,又會掀起中國電動車的話題,包括比亞迪將進軍歐洲、計畫在義大利設廠。陳鳳馨表示,在高價電動車市場飽和情況下,比亞迪發現了低價電動車的商機,最新推出的1.1萬美元(約35萬新台幣)低價電動車,等於壟斷了電動車的市場。此外,蘋果最賺錢的「賣手機」在中國市場也踢到鐵板,蘋果董事會因此對花費開始計較,電動車的製作成本高昂,全球目前僅3間電動車廠轉虧為盈,但電動的車價格卻已經出現紅海的競爭。
唐湘龍認為,蘋果放棄電動車與發展AI是兩回事,橫空出世的AI文字生成影片模型Sora未來需要依靠大量的影像數據,但這些影像數據將來主要會透過電動車,與過去Google透過街景拍攝、衛星搜集資料不同。
陳鳳馨指出,美國無法使用中國製電池、只能退而使用世界排名第二的韓國電池,等於變相的在養現代等韓國汽車廠,現在比亞迪、現代等中、韓車廠都比美國的汽車發展更快,已然形成一股造車新勢力,「如果未來是電動車的時代,美國將會只剩下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