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觀點》從國際經驗談數位支付詐騙態樣和風控措施

2024-03-14 05:40

? 人氣

面對詐欺活動走向集團化在網路世界四處作亂危害金融秩序,期待金融生態圈的參與者能打破產業藩籬、加強合作,共同協力整合資源,攜手為台灣打造更安全的金融環境。(資料照,林瑞慶攝)

面對詐欺活動走向集團化在網路世界四處作亂危害金融秩序,期待金融生態圈的參與者能打破產業藩籬、加強合作,共同協力整合資源,攜手為台灣打造更安全的金融環境。(資料照,林瑞慶攝)

數位支付為消費者打造安全的網路支付環境、增進社會大眾對數位環境的信任,金融創新才有未來,但面對詐欺活動走向集團化和科技的力量不斷壯大、在網路世界四處作亂危害金融秩序,金融生態圈的參與者應攜手加強合作,一起為台灣打造更安全的金融環境而努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個微涼的週末午後,小蓮(化名)忙裡偷閒到朋友推薦的一個蓮霧果農粉專逛逛,網頁說因為時值蓮霧產季訂單眾多,想提早領貨就要早點下訂,小蓮便在粉專中留言下單,不久後接到一位自稱是果農粉專助理的人傳來私訊,要小蓮到指定網址填妥訂購內容,小蓮想說消費金額不大,於是根據指示以信用卡付款,不到半晌,小蓮收到信用卡交易1塊錢的訊息,雖覺得困惑,但心想商家或許只是要先確認信用卡資料的正確性而先試刷,等到出貨時再另外結清尾款,於是不疑有他的也在付款網站提交收到的信用卡交易一次性驗證碼(OTP),沒想到不到1小時,就接到發卡銀行來電示警,表示他的信用卡在短短30分鐘內有5筆在超商購買遊戲點數的交易,總金額將近10萬,原來那位自稱是果農助理的其實是詐騙黑手,利用詐取而得的交易資料把小蓮的信用卡綁定在用來犯案的數位錢包中,並透過多個車手利用數位錢包的掃碼支付QR Code在不同臨櫃交易地點同步購入遊戲點數,原本一樁單純幾百元的網購卻讓小蓮身陷詐騙集團可怕的網羅中,令人錯愕。

金融詐欺事件層出不窮、攻擊手法日新月異,小蓮的經歷只是冰山一角,放眼全球,詐騙活動對金融秩序造成嚴重干擾,其中,以快速便利為訴求的新型態數位支付工具更成了犯罪溫床,英國金融業界組織UK Finance指出,2023年英國上半年的授權支付類型(Authorized Push Payments)的詐欺活動較2022年同期增長了27%,金額達2.4億英鎊(約95億新台幣),要有效抑制詐欺活動,除了靠消費者提高警覺外,如何強化數位支付體系的安全性?本文接下來將從交易流程的角度,探討國內各主流數位支付工具的潛在詐欺風險點,並借鏡國際經驗、探討風控處方。

數位支付詐騙態樣和風控措施

數位支付詐騙態樣可以從支付工具弱點與詐騙手段兩種角度來進行分析,以支付工具弱點角度分析,台灣數位支付究竟存在哪些風險點值得留意呢?可以從支付流程加以剖析。台灣目前新型態的數位支付工具可概分為四大類: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商家自營App和行動裝置載體支付,支付流程基本上包含3個步驟:(A)註冊、(B)綁定支付工具/儲值工具、(C)付款通知與執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