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國廠延期開工,日本廠如期投產:台積電「雙城記」,兩者命運為何不同?

2024-03-15 11:24

? 人氣

台積電熊本廠。(美聯社)

台積電熊本廠。(美聯社)

對於這個以工業政策聞名於世的國家來說,這是一項標誌性的壯舉。只用不到兩年的時間,一座耗資86億美元、佔地面積有40個美式足球場大小的半導體工廠便在當地的捲心菜田裡拔地而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本政府迫切想要提升本國作為晶片製造中心的地位,不僅向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簡稱﹕台積電)提供了30多億美元補貼,還幫助召集了數千名工人來建造廠房。這座工廠由台積電子公司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運營,將於今年如期開始量產。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鳳凰城,台積電也在建設一座半導體工廠,但那裡的情況有些不同。

拜登(Biden)政府尚未宣布給該公司提供的資金補助。台積電在引進建廠所需的台灣專家時遇到了阻力。而且,目前該公司已經更改了原本的計劃,現擬定其美國第一家工廠的開工時間為2025年,而不是今年,同時將第二家工廠的開工時間至少推遲一年,至2027年或更晚。

這兩個計畫的體量並不相同:這座美國工廠規模更大,計劃生產更先進製程的晶片。台積電先前表示,由於在設置和業務範疇上存在差異,該公司認為不應將美國和日本的計畫進行比較。

儘管如此,時間安排上的差異表明,在政府引導高科技投資方面,美國與日本存在經驗和資金上的差距。據參與這兩個計畫的人士說,美國政府方面提出了更多條件,會延緩計畫進程。

台積電晶片製造設備供應商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的首席執行官河合利樹(Toshiki Kawai)說:「我認為亞洲有一種追求速度的文化。」

率先完成計畫並不能保證日本最終會成為贏家。晶片需求不穩定,台積電仍需確保其日本工廠有充足的客戶需求。

20世紀80年代,日本曾在半導體製造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當時,日本通商產業省(現為經濟產業省)的官僚們因指導日本發展成為汽車和電子產品出口強國而名聲大振,甚至因此遭到了美國政府的非難。

現任經濟產業省大臣齋藤健(Ken Saito)說:「我記得美國當時是如何瘋狂地試圖削弱日本半導體產業競爭力的,就像昨天發生的一樣。」齋藤健當時還是通商產業省的一名年輕官員。

20世紀90年代,隨著股市暴跌,整個日本企業界失去了魔力,日本股市直到上個月才恢復到1989年的水準。即使在那段低迷時期,日本經濟產業省仍保持著對國內科技政策的影響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