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納斯稀土廠作為中國以外唯一具有商業規模的加工廠,全球的稀土加工從冶煉、分離、純化為稀土產品,中國佔比87%、馬國萊納斯11%、愛沙尼亞2%,由此可見,萊納斯的馬國廠若停產,西方陣營重新打造稀土供應鏈的企圖將徹底崩潰。茲事體大,在全球關注下,馬來西亞亦承受極大壓力。當時的說法是,如果萊納斯馬來西亞廠能將其廢料運往國外,馬國政府可以考慮允許該公司保留其在關丹的營運。但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又有哪個國家願意接受幅射廢料呢?
果然,跨不過「2023年7月起無輻射營運」大限的萊納斯,在該年10月20日黯然宣布,將暫時結束在馬來西亞的所有稀土業務,僅保留少數高階稀土磁鐵等項目。消息一出,不僅股價大跌,更引發各方震動。
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僅3天後,情勢就出現逆轉――馬國政府於10月24日宣佈,決定有條件更新萊納斯馬國營運執照的規定,讓該廠可以持續運作,直至原訂的2026年3月執照屆滿為止。
馬來西亞科學、工藝暨創新部部長鄭立慷表示,該國原子能執照局(AELB)已允許萊納斯繼續進口含有天然輻射的稀土精礦,並在當地進行分解和洗滌(C&L),前提為必須確保水瀝濾淨化固體(WLP)廢料的輻射性低於1bq/g。
從「零輻射」放寬到「輻射性低於1bq/g」,一般認為這是馬國政府的退讓,也是西方陣營的勝利;還有人認為,這是複製了2023年8月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放入海的國際容許模式。至於馬國原子能執照局的官方說法則是,該局係依據實驗室層面的初步研究結果作出決定。該研究顯示,新技術可以從WLP廢料中提取含有放射性的釷(Thorium),直至廢料的輻射濃度低於馬來西亞「1984年原子能執照法令」的標準,無須受其列管。
不過,標準固然放寬了,但萊納斯能不能達標仍有疑慮。根據2023年10月24日,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鄭立慷所言,過去12年來,萊納斯馬國廠的WLP標準始終停留在5至6 bq/g不見改善。另外,鄭立慷也指出,萊納斯必須在未來兩年內,將提取釷的技術,從現有的實驗室規模,變成試點專案,再到規模化使用。故要求萊納斯在兩三年內脫胎換骨,恐怕難度不低。
當西方陣營還在對馬國政府的態度逆轉半喜半疑時,緊接著,馬國政府又再出一記重拳――2024年1月3日,馬來西亞森美蘭州(Negeri Sembilan)宣布,州政府已批准該州稀土元素(REE)開採的標準作業程式,至此,全球科技界才恍然大悟,馬國建立其自主規劃的稀土產業鏈佈局已悄然成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