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色列裔柏林國家管弦樂團音樂總監巴倫波因(Barenboim)與阿拉伯裔美國哥倫比亞教授薩伊德(Said),合創「西東詩集工作坊」,聚集以阿音樂家,倡導音樂助益和解。巴倫波因自認化解對立已成為他的使命。以阿世仇,他們蚍蜉撼樹嗎?
馬習會兩次了,國人當思和解之道。首先,同理心。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說:「強者可以為所欲為,弱者只能逆來順受。」當前俄國對烏克蘭為所欲為就是範例。2000年,綠營掌權台灣,外交部陳部長藐視新加坡為鼻屎小國,工業研究院同仁跟筆者訴苦,他們須前去技術服務以「撫平傷痕」。2020年,為了連任,蔡英文競選團隊不惜傾力攻擊賴清德,而讓後者「求饒」。綠營為何對美國拒絕台獨不吭一聲(卻對大陸說辭抗議連連)?
其次, 詮釋的角度。《列子》故事「疑鄰竊斧」顯示認知常受個人主觀意識的影響。同為醜聞,綠營對藍營犯者大力醜化,對自己人則婉轉美化;政壇充滿這類隨人發揮的話術,包括「一中各表」。(怪哉,綠營好宣傳,卻怕對岸「統戰」?)世界暴亂一因在於區分種族,如同為閃族的以阿互殺無止。綠營喊「誰跟你是中國人?」但現代人具共同遠祖(二十萬年前),區分南島或炎黃子孫有何意義?誰先或後到台灣值得爭吵嗎?賴清德之孫是美國人,但亞裔常受歧視,他還無包容心嗎?
第三,事在人為。國際間比實力,不須「草螟弄雞公」,如孟子名言「惟智者能以小事大」。綠營憤言中國搶走建交國與軍機繞台,但馬政府時兩岸和平,包括不挖腳邦交國也無軍機來擾。1961年,美國艾森豪總統說:「每枝槍、每艘艦、每枚火箭,都相當於剝奪飢餓者和寒凍者…消耗下一代的希望。」綠營嚷「備戰才能避戰」,但兩岸太懸殊而每年軍武更新只是排擠民生福祉與破壞環境?
最後,政體偏好。統治者來來去去,誰給居民福祉?民主應優於專制,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如世界自由燈塔的美國川普煽動民粹推翻民選結果,同黨的布希說就像在「香蕉共和國」。希哲柏拉圖提醒民主常受少數人操弄,如三雅典政客主導陪審團多數決處死蘇格拉底。綜觀歷史,不論任何政體,權力導致腐敗,這是人性。綠營與中國的鷹派均不容異己,但唐諫官魏徵早知「情有愛憎,憎者惟見其惡,愛者止見其善」。兩岸當異中求同而和平共處?或同中求異而互相毀滅?綠營門口可高掛古希哲賀拉斯(Horace)名言「天下的母親都討厭戰爭」?
「西東詩集工作坊」的盡力是借鏡。在美國的百人會(名建築師貝聿銘於1990年創建)幫過兩岸和解。和平火炬已由馬英九高舉,你我呢?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