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近日陸續對中國大陸「產能過剩」表示擔憂,並點名太陽能板、電動車、電池3大產品恐扭曲全球價格及生產模式。對此,前立委蔡正元直言,這是美中貿易戰中,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輿論戰,中國大陸既沒有這些商品的存貨,美國也沒有到位的技術與規模生產,甚至美國購買中國大陸商品,還能穩定國內物價,中國大陸目前產能過剩的就只有房地產。
蔡正元在政論節目《大大平評理》針對產能過剩解釋,供給量遠大於需求量,使價格持續下滑,以及產能沒有增加,但需求量大幅衰退,都會產生產能過剩。不過,如果價格下跌,需求量也有增加,就不是產能過剩,代表供給配合需求一起增加。
對於中國產能過剩,蔡正元說,只有房地產產能過剩及承諾過多,目前美國宣稱中國太陽能板、電動汽車、電池產能過剩,就是對中國大陸的輿論戰,因為美國也沒有在生產、拿出來賣,而中國也沒有太陽能板、電動車的存貨,且特斯拉也在找大陸合作,沒有人強迫美國買,所以中國現在除了房地產,其他都沒有產能過剩。
針對習近平回應「中國大陸出口、供給都增加,其實是在緩解全球通貨膨脹」。蔡正元說明,如果美國要單獨做太陽能電板、汽車電池,在規模、技術不到位的情況下,價格就會非常高,消費者就需耗費較高的支出來購買該產品,導致美國平均物價提高。
蔡正元續解釋,不過,中國大陸規模夠、技術有到位,賣給美國的產品就會比較便宜,如果美國老百姓購買中國大陸的產品,還有更多的預算能買其他東西,如此一來,美國的通貨膨脹就會比較穩定,也會穩定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