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3年多,台北醫學大學今天公布調查,在2020年到2021年疫情期間,台灣總死亡人數比過去10年平均預期值降低共4.85%,且近4年平均年超額死亡率低於歐美。
台北醫學大學今天與泰國馬希竇大學共同舉辦「2024公衛高峰論壇」,邀請來自美、澳、日、泰等各國學者,以「永續」為主題,交流「COVID-19對群體健康的影響」、「全球夥伴關係之健康發展」、「移工健康福祉之永續發展」、「永續健康增能享」等4大領域。
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在論壇中發表一份調查指出,台灣在2020年到2021年疫情期間,總死亡人數比過去10年平均預期值降低共4.85%。
超額死亡人數3.3% 北醫大:檢視台灣醫療表現
此外,這份調查也顯示,統計台灣近4年(2020到2023年)平均年超額死亡率約3.3%,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2分之1,與日、韓、星等國接近,並顯著低於美、英、德等高收入國家,且在疫情期間,中風、心臟病、癌症等疾病的超額死亡人數,並未有顯著增加。
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白其卉接受媒體聯訪說明,這份調查的意義在於,部分國家因COVID-19造成醫療體系的龐大負擔,同時增加健康不良反應,希望檢視台灣在疫情期間,有沒有出現醫療崩潰,以及超額死亡的情形。
從目前數據看來,白其卉指出,沒有出現患者湧入醫院、癱瘓醫療體系而發生醫療崩潰的情形,但醫療人員的負荷也確實增加;雖然疫情期間的急診總服務量下滑,中風患者或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診服務量,呈現不變甚至略增的情形,分級醫療制度發揮重大作用,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的急診服務量達到疫情前的120%到160%。
這份調查由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陳怡樺率團隊進行,主要調查2010年至2023年超額死亡增減狀況,另外也比較疫情期間(2020到2022年)與前5年(2015到2019年)的就醫需求,是否出現延遲或遺漏的情形(delayed or missed care)。
與會的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會前告訴媒體,整體而言,台灣在疫情中的表現非常好,但過程中政治影響非常多,公衛也是一門社會科學,如何跟社會溝通、形成最大力量與共識、對國家損害達到最小,畢竟吵得愈多愈亂、愈不會好,未來如何從公衛角度,讓全民能夠更加體認,在亂的時候要團結一致、尊重專家意見,對疫情的控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