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特萊布獲民主黨提名,在密西根州底特律選區參選,當地向來是民主黨深藍選區,共和黨根本放棄提名,她輕鬆當選後再連任,主要政見是抨擊以色列是「種族隔離政權」(apartheid regime),主張人們對於「BDS」有言論自由權,即要求華府對以色列政權「杯葛、撤資、制裁」(Boycotts, Divestment and Sanctions)。她認為過去寄望的「兩國」方案無法實現,雙方領土糾葛不清:「必須只有一個國家,如果想要成立分開而平等的兩國,這套兩國方案無法成功」。她認為猶、巴人民其實有許多共通之處,應放下籓籬互相接納。她自己仍有家人親屬定居約旦河西岸。
她先前接受英國電視台專訪,被問進入國會是否會嘗試阻止美國政府軍援以色列?特萊布率直答覆:「絕對會的,如果這是涉及不公平,而非所有人都能獲得正義,對我來說,美國的援助應該有影響力,我將運用我在國會的位置,使得沒有任何國家在仍然這種不公不義時可獲得美國的援助。」而她不認為這是「反猶太」。
「反猶太」是沉重的控訴
「反猶太」確實是一個籠統模糊的罪名,大抵是指但凡針對猶太人這個種族或其宗教、機構、財產、人身,有敵視、歧視或傷害,就可能被控「反猶」。為何單挑猶太人?背後的原因自是二戰期間希特勒的納粹政權迫害猶太人,甚至將他們送至奧森維茲及其他集中營做苦工,最後處死於煤氣室,史稱「大屠殺」(Holocaust,希伯來文:הַשׁוֹאָה),據稱約有五百萬至六百萬猶太人在歐洲遇害。這實在是近代史上人類文明的悲劇!無人能夠不同情猶太人。
然而,二戰後逐漸產生另一種論調,就是質疑究竟是否發生過「大屠殺」?程度如何?這通稱為「大屠殺否認論」(Holocaust denial),於是2013年成立一個國際組織「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 IHRA),歐盟(EU)及其25個會員國都是這組織的成員,對「反猶太主義」的言行賦予定義。德國就對反猶言行嚴格管控,也不准質疑大屠殺的真實性,納粹卐字徽( swastika)在許多國家已立法禁止展示其圖像。聯合國也在2005、2007、2022年先後通過決議案,對否認大屠殺者給予譴責,並要求會員國採取同樣的標準審視之。
這當然也引發一些爭議,「反猶」或「反以」情結並未在西方國家消音絕跡。以色列揮軍攻進加薩,自北向南掃蕩,輿論逐漸轉向同情加薩居民,各界逐漸質疑以色列。美國小眾網媒《The Majority Report》轉貼川普接受以色列媒體《Hayom》兩位猶太編輯赴美面對面採訪影片,詢問他:「自從10月7日之後,美國反猶太攻擊案件似乎有增加,你怎麼看待此事?你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