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來訪前夕,《經濟學人》專訪馬克宏:法國總統對北京展現善意

2024-05-06 20:14

? 人氣

法國總統馬克宏(右)於 2024 年 5 月 6 日星期一在巴黎愛麗榭宮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右)於 2024 年 5 月 6 日星期一在巴黎愛麗榭宮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在習近平睽違五年的歐洲行之前,《經濟學人》刊出了法國總統馬克宏的長篇專訪。在長達兩小時的愛麗榭宮訪談中,馬克宏以「三大衝擊」——地緣政治威脅、經濟問題與民主危機——為骨幹,談及眼下的歐洲問題和法中關係。除了法國對於歐洲安全與秩序的重要地位,馬克宏更強調在建構國際秩序時,西方世界應當與中國合作,對習近平的來訪表達善意。

法中關係

對於習近平的來訪,《經濟學人》在專訪中問道:「中國正試圖利用出口來彌補其經濟放緩的力度,而美國正在關閉其市場,關於歐洲市場的開放程度,您對中國想傳達何種訊息?」馬克宏強調在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中,法國應採取「務實」的途徑。他指出,歐洲必須捍衛其在與中國經濟關係中的「戰略利益」,並表示法國會盡一切努力在重大的國際議題上與中國接觸,並討論基於互惠的經濟關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關於法國與中國合作的「重大國際議題」,馬克宏對《經濟學人》提出氣候議題、國際秩序與經濟問題三大領域。在氣候與生物多樣性議題方面,馬克宏表示中國在國際間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強調與中國達成協議是《巴黎協定》得以成功推行的前提;對於國際秩序的重要性,馬克宏表示「確保中國在穩定國際秩序中擁有發言權,符合法國的利益」,他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破壞國際秩序、伊朗擁有核武、中東陷入混亂等等,都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因此,他將敦促習近平應向俄羅斯施壓,並表示中國與法國應該加強合作,共同維持和平;且呼籲中國支持奧林匹克休戰並致力於打擊核武擴散,以加強針對大國之間的安全框架。

在經濟層面,馬克宏則呼籲歐洲「覺醒」—減少監管、增加投資、擴大保護。因為在現今的國際貿易中,已沒有人遵守規則,舊秩序已被破壞,目前也沒有任何新秩序可以補上這個缺口。馬克宏表示,在美中相互祭出貿易壁壘的情況下,歐洲採取相同的做法並非出於保護主義,而是現實主義的態度。馬克宏也說,在貿易方面尊重中國的同時也要捍衛歐洲利益、促進國家安全。因此他為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向其電動車產業提供補貼的調查進行辯護,並指責北京透過國家力量壓低中國電動車的市場價格,扭曲競爭。

地緣政治與歐洲安全

《經濟學人》指出,對比七年前對歐洲未來的樂觀情緒,法國總統如今面對歐洲危機卻顯得相對沮喪。馬克宏在專訪中表示,歐洲正面臨來自地緣政治、經濟、民主三個面向的巨大生存風險,甚至可能導致「歐洲文明的消亡」。馬克宏警告,這件事(文明消亡)的發生速度「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馬克宏向《經濟學人》表示,為了更好、更快、更正確地阻止這一消亡發生,歐洲需要建立新秩序——一個新的地緣政治、經濟和社會典範。

對於地緣政治威脅,馬克宏表示俄羅斯一直是歐洲的安全隱患,這點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夠為凸顯,並呼籲歐洲國家不應該將區域安全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北約,指出歐洲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具有約束力的安全框架。

2024 年 5 月 5 日星期日,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舉行的勝利日閱兵彩排中,一輛傳奇的蘇聯時代 T-34 坦克,頂部掛著紅旗,前景是俄羅斯裝甲軍車。(美聯社)
2024 年 5 月 5 日星期日,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舉行的勝利日閱兵彩排中,一輛傳奇的蘇聯時代 T-34 坦克,頂部掛著紅旗,前景是俄羅斯裝甲軍車。(美聯社)

馬克宏表示,儘管歐洲擁有堅實、全面和有效的武裝力量,然而當將歐洲視為一個整體時,它在國防和安全方面的投資卻遠少於美國和中國。對於戰爭和安全威脅逼近歐洲的恐慌,馬克宏指出:「我們必須做好不再享受美國保護的準備。我們必須做好保護自己的準備。」並表示:「如果俄羅斯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獲勝,那歐洲就不會有安全。」

馬克宏也堅持「拒絕排除派軍烏克蘭的可能性」。這個言論在德國引起了懷疑和憤怒,並遭到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的強烈回擊。然而,馬克宏認為,面對俄羅斯擴張主義的威脅,歐洲不應該在軍事安全能力上劃定界線。他堅稱:「如果俄羅斯人要突破前線,如果烏克蘭提出要求(儘管目前的情況還不是這樣),我們就有理由問自己這個問題(派兵烏克蘭)。」馬克宏指出,就如同當非洲領導人提出請求時,法國也派出了軍隊幫助這些國家。

為了歐洲長遠的安全考量,馬克宏正在醞釀建立一個新的、具有約束力的歐洲安全框架。這立即引起許多大西洋主義者的質疑,他們不信任法國的動機,懷疑法國是為了削弱北約,並利用冠冕堂皇的願景來支持自己的國防擴張。然而,對馬克宏而言,美國不會永遠支持歐洲,這使得歐洲別無選擇必須做好保護自己的準備。

《經濟學人》表示,這些論點反映出一種「非傳統」的法國立場,即跳脫歐盟框架思考歐洲人如何在多方地緣政治角力的基礎上達成協議。馬克宏宣稱,關於歐洲未來的安全問題是一個「已經存在的辯論」,並表示這些辯論不應該簡化成在歐盟制度性框架下解決,而是放眼更多元的地緣辯論。

經濟問題

馬克宏看到的第二個生存風險,除了前述提及的中國威脅之外,還有來自科技快速發展所致的經濟衝擊。身為前投資銀行家的馬克宏擔心,如果歐洲無法意識到問題的急迫性並立即採取行動,那麼它將在多項關鍵的高科技領域中落後,包括從綠能到量子電腦等。

對於這項歐洲危機,馬克宏提出以「統治經濟」的手段作為解方,並且呼籲將歐盟視為一個整體,將4.5億人口的歐洲視為單一市場,提出共同預算,強調國家間聯合融資的能力。他提出政府應投入大量公共資金,並且鬆綁某些產業的管制,以鼓勵創新且增加競爭力。

民主危機

馬克宏提到,假訊息和「迴聲室效應」助長的民族主義復興,將威脅法國的民主。他建議,要了解當今民主所面臨的風險,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讀被蓋世太保(德國納粹黨於1933年成立的國家秘密警察組織)處決的法國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的著作——《奇怪的敗退》(Strange Defeat)。布洛赫在該書中指出,歐洲精英們的短視和自滿,導致1940年法國落入納粹手中。

馬克宏表示:「無論是在法國還是歐洲,最讓我受夠了的是失敗的(defeat)精神。失敗的精神意味著兩件事:你習慣它,並停止戰鬥。」他提到,精英們開始認為民調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然後就屈服了,但馬克宏強調:「政治不是閱讀民調」,真正重要的是完成事情的能力,並表示:「政治是一場鬥爭,是關乎思想、關乎信念的。」我們必須打破「有什麼意義」主義(what’s-the-pointism)。

「迴聲室效應」又稱同溫層效應,指在新聞媒體和社群媒體上,一些擁有相近想法的群體藉由溝通往復和認同筆次的想法,使得那些相似的想法被不斷放大與強化,其意見的持有者也加強了他們對現有觀念的信仰程度,從而創造出一個相對封閉的意見環境。

《經濟學人》指出,對於馬克宏而言,歐洲和法國的前景總是有那麼一些令人頭痛和沮喪。德國將對法國總統提出增加歐盟預算的呼籲充耳不聞;躲在美國安全保護傘下的歐洲人不喜歡任何可能加速美國保護傘瓦解的事情;歐盟的領導人將抵制對其自身權力結構的任何威脅等問題,將成為法國理想的絆腳石。儘管馬克宏成功地在一些問題上改變歐洲對話,例如發行共同債務、承諾將歐盟擴大到烏克蘭和摩爾多瓦,但《經濟學人》指出,馬克宏的弱點往往是在於建立同盟,尤其是在德法關係如此緊張的時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