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當紅,電力需求龐大!《經濟學人》:科技巨擘爭相尋求新能源來源

2024-05-07 09:00

? 人氣

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位於英格蘭東北部哈特浦(Hartlepool)的離岸風力發電廠。(AP)
英格蘭東北部哈特浦(Hartlepool)的離岸風力發電廠。(AP)

《經濟學人》指出,這些財力雄厚的科技巨擘已經成為綠色購電協議背後的最大力量,這些協議說服公用事業公司及其他投資者建立風力發電廠及太陽能發電廠,協助開啟了美國再生能源的繁榮,如今更直接參與綠色能源行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5月1日,微軟及加拿大的大型基礎設施投資者「布魯克非」(Brookfield)宣布達成協議,到2030年,合作在美國及歐洲建設1050瓩的再生能源產能。這項安排讓微軟能兌現其承諾,亦即到 2030年100%的電力使用都來自零碳來源。

《經濟學人》指出,有個問題是資料中心往往以穩定的速度消耗電力,包括在沒有陽光或沒有風的時候。因此,科技公司也考慮讓數據處理更靈活的方法。今年3月,由字母公司共同創建的投資基金「人行道基礎建設夥伴」(Sidewalk Infrastructure Partners)提出實現這個目標的詳細計畫,包括微電網(microgrid)、電池、先進軟體的組合,能將訓練人工智慧模型等時效性較低的任務轉移到需求閒置的時期。人行道基礎建設夥伴共同創辦人懷納(Jonathan Winer)預計,這類資料中心將首先出現在亞利桑那州(Arizona)、加州、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等能源緊繃的地區。

《經濟學人》指出,再生能源不是大型科技公司唯一感興趣的電力來源。今年3月,亞馬遜網路服務斥資6.5億美元在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購買了一座96萬瓩的資料中心,該資料中心由隔壁的核反應爐供電。微軟已與美國最大的無碳能源生產商「星座能源」(Constellation Energy)達成協議,為維吉尼亞州的資料中心提供核電,作為無法取得風能及太陽能的後盾。

美國新創核融合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在麻州的廠址。(AP)
美國新創核融合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在麻薩諸塞州的廠址。(AP)

谷歌正涉足地熱能領域,並已與美國新創公司Fervo簽署首份開發「增強型」地熱能的企業協議,Fervo已籌集4.3億美元創業投資資金。Fervo位於內華達州(Nevada)的發電廠全天候為當地電網提供無碳電力,隨後谷歌收購該電網。Fervo執行長拉提默(Tim Latimer)表示,該公司營運的每台鑽孔機都可以增加10萬瓩的電力,目前正在猶他州(Utah)開發一座40萬瓩的商業發電廠,將於2026年開始供電。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估計,到 2050 年,Fervo 這樣的新創公司可以將美國的地熱發電量擴大約20倍,達到 9000萬瓩以上。

谷歌及微軟也與美國大型鋼鐵廠紐柯公司(Nucor)合作,今年3月,這3家公司宣布將總合需求,聯合為清潔能源計畫提供合約,包括初期商業計畫及全新的首創計畫,這個想法是為了確保長期儲能、清潔氫能、下一代地熱、核能等有前景技術的開發商客製化。

為了為人工智慧革命提供電力,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投資美國核融合新創公司「氦核能源」(Helion Energy)及開發太陽能模組的新創公司Exowatt。現在阿特曼正尋求為核分裂新創公司Oklo籌集5億美元,該公司正研究核微反應器,這些反應器利用大型核反應器使用過的核燃料運行,可以為個別工廠、企業園區、人工智慧伺服器農場提供電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