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辛苦生產的農產品,在政府保價的承諾下,能不能外銷,外銷到哪裡?多數農民並不太在乎,而政府則著重在取得可以做為大內宣的數據(如宣稱臺灣鳳梨首次成功空運出口澳洲,每公斤補助105元運費,去年一整年出口數量僅15公噸;宣稱香蕉外銷中東將達120公噸,實際僅23公噸,2023年一整年出口中東數量為零;宣稱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可輸銷番石榴鮮果實至美國的國家卻後繼無力…),刻意掩蓋其他國外市場,仍難以補足失去大陸市場缺口的事實,例如去年我國農產品整體出口總產值較前年衰退6.5%,其中外銷到美日金額分別減少1.5%及16.1%,外銷到中國大陸減少高達26%,仍難以補足失去大陸市場的缺口,致使台灣農業規模正在萎縮,競爭力亦逐漸衰退;而社會大眾只要不是直接從口袋掏錢或影響到民眾日常生活(如缺蛋,缺衛生紙,食安等)並不關心政府如何花錢,也不在乎政府宣傳的真偽,才會放任政府為所欲為,導致農業淪為需要靠政府大量補貼保護才能生存。台灣農業長期依賴補貼,就如同溫水煮青蛙般,逐漸失去對外界競爭環境改變的敏感度和應變能力,消費者也需要支付較高的價格(據國外初步估計每年消費者的額外花費達120億美元),不利台灣農業的永續生存發展。
過去數年,國際社會使用了過多具有分裂性的詞彙,如「脫鉤」、「斷鏈」、「去風險」等(去年全球共祭出約3,000項貿易限制措施,幾乎是2019年的三倍),看似進行自我保護,結果卻帶來巨大的損失,IMF表示,所謂的「經濟新冷戰」,僅僅在二○二三年就讓全球損失了大約2.5兆美元,證明只有合作,才能重新點燃解決問題的動力,慘痛體驗值得台灣政府以引以為戒!不妨回顧一下,當初對兩岸簽署ECFA對台灣的經濟效益帶來的效益包括:取得領先競爭對手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勢;取得領先競爭對手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勢;有助於產業供應鏈根留台灣;有助於大陸台商增加對台採購及產業競爭力;加速台灣發展成為產業運籌中心;同樣的,政府曾允諾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強化大陸商品進口監測機制並透過談判建立兩岸貿易救濟制度等,政府做到了嗎?
台灣仍無法加入區域經濟組織
在貿易全球化時代,台灣農產品想要做全世界生意,除了強化自身產品品質,特色和食安外,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和廣簽自由貿易協定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可以藉此取得低(零)關稅優惠,便捷通關程序和原產地證明(不僅適用優惠稅率,且有利於廠商規劃更有效率的供應鏈)等優惠,例如RCEP協定實施後,會員國之間互降關稅,生產以及貿易成本大幅下滑,加入RCEP,關稅將會大幅調降(大多數成員90%以上農產品達零關稅),降低贸易成本,但非會員國就可能還有15到20%關稅,成本自然提高,不利價格競爭,還有RCEP引入了更加高效透明的規則,要求果蔬、海鮮等易腐貨物力爭6小時通關,提高了生鮮農產品通關效率。2022年,中國自東盟進口農產品2468.6億元,成長21.3%,東盟國家的榴槤、山竹、百香果等熱帶水果,智利、秘魯的櫻桃、藍莓、葡萄酒,紐西蘭的乳製品、牛羊肉等優質產品,以更加低廉的價格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實惠,也豐富了消費者餐桌,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有效助力國內消費升級。2022年,大陸與自貿夥伴農產品貿易額占全國農產品貿易的比重已達38.7%。有學者指明台灣出口連11黑,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1.4%,創14年來最差,但世界平均成長率還有3%,亞洲新興經濟體更有5%,台灣出口衰退比其他國家更嚴重,原因之一就是沒有關稅優勢;加以近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範圍內的關稅和非關稅貿易障礙(如技術性貿易障礙、綠色貿易障礙、社會責任標準貿易障礙、動物福利障礙等)明顯增多,更增加外銷的困難度。